日本人在地铁里看报纸,会将报纸折成四分之一大小再看,怕会妨碍到他人;日本人在公共场合接打电话,都是轻声细语的甚至捂着嘴,怕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日本的地上很少看见痰迹,日本人一般吐在纸巾上扔进垃圾桶,不随地吐痰被认为是尊重他人,不给社会添麻烦;日本人用一次性筷子,是上下纵向掰开,而不是左右横向掰开,怕碰到旁边的人;在日本的学校里,吃完饭的碗筷和牛奶瓶都是自己收拾放回规定的地方,再小的学生也是这样。
这是日本的责任感教育:"不给别人添麻烦"是第一准则。
让别人不快、让别人担心、让别人操心,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抱歉,给您添麻烦了”。
“不给人添麻烦”是日本人的第一行为准则,这句话出现在给小孩学习的《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
日本“不给别人添麻烦”的理念已经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了,与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别给自己找麻烦”的理念截然不同。
当然,我们并不提倡这种极致到在我国人看来是冷漠,不近人情的原则。受到帮助,我们是真诚感谢而不是诚惶诚恐地认为自己给别人添了麻烦。
我们提倡的是很多时候,或是公共场合多为他人着想的高素质的表现。
比如提前拿出地铁卡,不要已经走到在出站闸机前才从包里找啊找,浪费后面排队人的时间。不给后面的人“添麻烦”。
香港乘电梯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人都扶着电梯站在右侧,左侧是供人行走通过的,但这点在国内很少见。这就给需要紧急通行的人“添麻烦”。
早上骑着电动车到公司的时候,停车亭有俩车斜着放。这种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经常有车开进来不好好放,斜着放,硬是霸占了两个甚至是三个车位。在车位紧张的情况下,后来的车就必须下车,将这些不规则停车的车移好。
你的随意造成了别人的不便。你给别人添了麻烦。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有些人扔垃圾不好好扔,非要学投篮。投得中还好,投不中掉在垃圾桶外,也不会再走过来拾起来扔在垃圾桶内。垃圾桶外一推垃圾,影响美观不说,清洁工人还得再做这些本来可以不用做的工作。你给清洁工人添了麻烦。
这种只顾自己痛快不顾他人的做法,向来是鲁迅先生最深恶痛绝的。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他说: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了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胡乱写完了事,别人看了三四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功夫,他不管。反正费的功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字写得不好,给看的人添了麻烦。
这让我想起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说,字要写得好,高考查卷老师一天要查多少卷子,你不好好写,首先印象分,书面分就没了,你写得潦草,老师看不懂就判错了,哪有时间去研究你到底写的什么。
你给查卷老师添麻烦,结果只能是给自己添麻烦。
“不给别人添麻烦”不仅仅是一种礼貌,更多的是一种换位思考的心。
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心中要把着一条线。这条线分成两边,一边是约束我自己的行为,一边是我不光想我自己舒不舒服,我也想想别人舒不舒服。多想想别人,多想想后来者,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实际上也是一种高情商高素质的表现。
上述种种给别人添麻烦的情况,如果你是“别人”,是否也会厌恶呢?不给别人添麻烦,提高自身文明素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