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孩子的成长,确实是跟家庭、学校的环境之间,潜移默化受到深刻的影响,这是一定的。其实,没有人,天生会吃辣椒或不吃辣椒,为什么四川湖南人,比浙江人普遍会吃辣椒?这是先天加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的孩子,不喜欢吃肉,在5岁前,5岁后慢慢开始喜欢吃肉,这个从不碰到爱吃,过程中,引导和灌输……,是一定的。孩子,能放任?从这个方面来说,是不能。一个好习惯,在7岁前养成,是关键的黄金期。所以,对习惯而言,孩子的成长不是放任能自己形成好习惯的。要引导,要说说……,还要加比较激励勇气,而这一定是学校的优势,家庭里激励不出小盆友之间的勇气。
2、孩子的专注。
我很欣慰,在孩子5岁之后,终于在学校看到孩子,在老师上课时,自动地、自觉地,眼睛盯着老师……。这个细节的背后,显示,孩子是自觉自愿地,对老师的言语、手势,所表达的意思感兴趣!在5岁之前,我的孩子,是天生好动,运动气质型,现在虽然也爱运动,但,他自己能在课堂上,收得住自己好动的心,而把自己很快地进去到“凝神静气”的“专注”状态。这个是一个人可以获得优秀的必要条件,必须要“专注”!
我自己是总结,孩子为什么,能从心猿意马的好动,成为课堂上“专注”的状态,是因为我们在家庭教育上,我坚持了两点:不能太复杂的两点:
1是,坚持中心书城读书的习惯。从阅读中学到乐趣,更重要的是形成专注的阅读习惯。一大群小朋友,一起在书城阅读,这是环境同化、共情的作用!
2、学学“有秩序”的课
什么是有秩序的课?在于我的观念是认为,自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钱,为什么这么吸引人为了它抛头颅洒热血,是因为钱背后代表的本质最深的东西是:自由!而,我认为的自由,最好的自由是“秩序内的自由,对一个人来说,就是最好的”!源于这个观点和信仰,我给我的孩子,从小我希望能学学“有秩序”的课!比如:棋类!这是最好的锻炼“沉静、专注”,有能輸灌秩序规则的最好的功课!
以上两点,我很高兴的看到,一个孩子身上,慢慢长出来的“专注和规则”感!
当然,还有很多言传身教的,这也很重要。比如,我跟孩子讲的道理或故事,是举一反三的。比如什么是坚持?我摔倒的时候,用自己的行为“不急不燥淡然处之”,不就是一点点血吗,所以孩子遇到什么事,也不会动不动用哭来解决。同样,继续原来的事做下去,不被打断,特别是,大人们千万不要去打断一个孩子专心在玩、在学的某某事,就算是吃饭,我也会为孩子的专注,而略微往后挪!饿一会儿,没什么关系,专注的习惯,才是一辈子的财富……!这就是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