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前半页,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自身是一个现实的整体。他们认为对我们来说,准确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
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论文《自我实现的人:心理健康研究》中指出,“自我实现”的人必须“有效地”感知现实并接受自身的一切不足,无论这种现实与其自身的理想相差多远,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发挥自己全部的潜能。
8年后,积极心理学与精神健康基础实证研究的先驱之一玛丽.亚霍达,将健康心理定义为能够正确感知自身在现实中的定位,而不是扭曲这种感知、使其符合某种想象或欲望的心理状态。
后来,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也指出,准确地感知现实是追寻真理的最有效的方式。
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种对准确感知的强调开始发生了动摇。事实证明,我们在认识自身时并不准确,而且这种准确性其实也并不利于我们自己:残酷的真相并不会让我们取得成功。
我们想要肯定的是那个最好的,最应得到奖赏的自己,是那个经过扭曲的、理想化的自己,而不是完全真实未经修饰的自己。
在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事上,在我们自视为自我身份的核心特质方面,我们会展现出最大的偏见。
实际上谈到几乎所有优秀品质时,我们都认为自己比周围大多数人强,而在几乎所有的坏习惯方面,我们则认为自己不如其他人差。
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戴维.邓宁和他的同事们,通过6项实验证明,人们会高估自己受到社会认可的品质,而在而遇到一些潜在的负面倾向,如冷漠和顺从,他们就会把自己撇清。
我们更善于记住自己做的好事而忘记坏事,记住自己的优点而忘记缺点。我们对具体事件的印象也同样经过扭曲:我们经常遗忘失败的细节,对于成功则不然。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来说,我们会把其中好的一面归于自己的才能,而把坏的一面归咎于环境的影响,这被称为“控制点理论”。
我们还容易认为自己不擅长的技能本身就无足轻重。
当我们把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自己总能占据上风。原因很简单,我们更注重自身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