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幸运

读《窗边的小豆豆》,一股暖流,一份说不出的感动,从心里慢慢流淌,为那善良率真的主人公小豆豆,为有高尚人格魅力的小林校长,为书中描绘的人性美丽,还有那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特别是,为这美好的教育。

“巴学园”这样独特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或许显得很“另类”——天然的绿色校门、“电车教室”、不固定的座位、可以在地板上涂鸦的音乐课,等等。

在上午完成了一天的学习任务后,下午就可以去散步了;学校经常有特色运动会,旅行、野炊、游泳、露营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这些都让孩子们流连忘返。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学校居然提倡孩子们穿最不好的衣服回校,为的是使孩子更好更方便的玩耍!所以,连顽皮淘气的小豆豆,每天都盼望着早一点到学校。这里,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没有“差生”,只有民主,自由、快乐。

孩子们不需要宏伟的建筑,华丽的教室,他们就需要“巴学园”这样的自由自在的环境。我想,如果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成长,而不是个性的压抑,童真的泯灭,哪还有什么厌学的道理?

而从小林宗作校长身上让我懂得,爱,不是表面上的关心,也不只是称赞鼓励“你是个好孩子”,而是真正地为每一个学生一生的成长着想,为每一个孩子的一生幸福作奠基。

无论是像小豆豆这样特别顽皮的孩子,还是像泰明、高桥君这样身体有缺陷的孩子。规定在学校吃的午饭要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是为使孩子们的营养均衡;专门在运动会设计了特别的比赛项目,为的是使身体有缺陷的孩子能像正常人那样健康自信地成长;还有游泳不穿泳衣等,都是为了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真是用心良苦!

还有,为了教师一句可能伤害学生的话而对教师发火(当然是在私底里),无不体现了小林校长对孩子深深的爱!这,才是爱的最高境界!

对学生的爱,要有平等民主,要有尊重,能蹲下身子去聆听孩子的声音。无疑,小林校长的做法令人非常感动——

静静地听孩子说话四个小时;在午饭的说说话活动中当一个孩子觉得没话说时,小林校长说:让我们一起想办法,当学生说了“哎-”时,鼓励他:“说了哎-,这不是有话说了吗?哎之后,再说什么呢?”“早上一开始做什么?”终于使这个胆小的学生说了几句话,并因此而得到了掌声。

我在想,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又是怎样去与学生平等地沟通的呢?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我是容易显出对他们的不耐烦,还是有足够的耐心并给予鼓励?

小林校长用他对教育、对孩子的热爱,用他的创新开拓精神创办了巴学园这样一个教育的“世外桃源”,在这里可在打到美好教育的全部内容:平等、和谐、民主、自主、全面、健康、快乐……

小豆豆是幸运的,巴学园的孩子是幸运的。但,现在的孩子呢?

或许,这样的幸运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可望而不可遇的,因为我们的教育就是用事先定下的标准,把一个个孩子贴上各种的标签。教育过程中,像小豆豆这样在“窗边”的孩子我们还会碰到很多,他们不是很轻易地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窗边的小豆豆》描绘了美好的教育情景。如果每个教师都像小林宗作那样,如果每所学校都是巴学园,那么,每个孩子就能像小豆豆那样幸运的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