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接触到简书,得闲下来,我总喜欢看看简书里的文章,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个叫稻香老农写的文章,文章里写的苏北有个村庄叫“蒲塘里”,是他心心念念的家乡。“蒲塘里”听起来好乡音,我出于好奇,便在简书下方试探性的留言:请问稻香老农,你所说的蒲塘里,是不是兴化唐刘的蒲塘村?不一会儿,他留言说:是的,是的。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们当即相互关注了对方,他问我是哪个庄子的?我说我是藕垛的,跟蒲塘哪家哪家有亲。那段时间,他除了给我的每篇文章点评和指正,更多的是打听家乡他熟悉的人和事,每天互动几十条信息,有时我还在心里嘀咕,这人真是个话痨子,问东问西的,有这功夫不会自己回来看看,现在我才知道,他是那么迫切地想知道家乡的人和事。
姜老师的文章读来令人感动,写东西也不拖泥带水,而且是经常诗性大发。他告诉我他是姜广平的三哥,姜广平我知道,他是我们这一带有名的文人。姜广平的哥哥,怪不得这么会写,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浮现出来,他应该是一个文质彬彬,才气横溢英俊潇洒之人。后来有幸我们都成了阿紫文学沙龙的文友,一看简介,姜老师一身简单的衣服,头发显得有些凌乱,完全出乎我的想像。我曾跟爱人开玩笑说:这个姜广泰,不修边幅一点都不像文人的样子,看上去太老实了。老公说:你看哪个大文豪的形象没有个性,也许姜老师是属于大文豪那种人。后来,通过聊天,才知道姜老师这些年,从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教师,由于生活的种种,身处异乡,摆过小摊、做过苦力,但他都坦然面对,仍然对生活充满激情,特别是对于文学,几乎已经到了偏执的地步,每日必更,文友的每篇文章都帮忙转发朋友圈和各大微信群。
几个月前,姜老师在群里说他退休了,大家都很高兴,认为有机会了,这下他可以回到他心心念念的家乡走走看看了。也许是劳碌惯了的缘故,退休后一下子不适应,他在群里的互动反而少了,我们几个聊得来的群友,还悄悄地议论着,一向比较活跃的姜老师,这段时间是怎么啦?写文也不那么勤快了,是不是跟跳广场舞的老妈妈后面心花了。
大前天,在群里突然看到他离世的消息,我怎么也不敢相信,当真的成为事实的时候,又多么的不肯接受。这两天在群里一向活跃的我沉默了,除了看文友们悼念他的文章,更多的时间,我会默默地把我简书里以往他的点评,从头到尾反复地看,想从中寻找他的影子。
记得每次在群里聊天,他都提到了想回家乡看看的想法,有时还即兴来个小红包,群友们个个喜欢他,个个鼓惑他早点回来看看。那天是星期天,我在唐刘家的菜园子,用手机向群里的文友们炫耀我种的各种各样的蔬菜,他说:所珍,那是你家吗?我激动得举起手机大喊:姜广泰,你看,我们家门口这条路直通你格蒲塘里,你要是回来,必从我和张友良家门口走,回来必须拢到唐刘,不然我们把路拦起来,不肯你家去。那知这句话现在竟成了空话。
现在他去了天国,一切的欢乐和痛苦都与他无关,他自由了,解脱了,应该是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他魂归故里,回到妈妈的怀抱,回到他魂牵梦绕的家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