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教的勇气》读后感

    教育孩子,我们既不能批评也不能表扬,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孩子自立。为了孩子的幸福,父母最应该做的是赋予孩子勇敢面对人生中诸多课题的勇气,愉快地接纳孩子的真实面。

    孩子故意做一些被批评的事情,其实往往是为了寻求关注。有时孩子还会用哭闹撒泼,拼命反抗等不合理的行为向父母诉求,父母会不耐烦地进行评判,甚至体罚。父母常常认为批评和体罚说是为了教育,其实是为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罢了,我们还是要花时间教会孩子好好用语言来表达诉求。

    表扬孩子导致的问题是一旦得不到表扬,孩子就不好好做。似乎孩子的好行为是为了取悦父母而存在,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那么,不予表扬,我们可以关注孩子的好行为,并且表达出来,让孩子从自己的好行为中获得对他人的贡献感和满足感,那么,孩子就不会再盲目地渴望获得表扬了。

    许多孩子面对失败,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所有需要由自己解决的课题面前都无法鼓起勇气来,逃避课题寻找一个可能会被批评的理由当借口,孩子这样行为方式的根本原因在于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树立不了自信,无法喜欢自己。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是帮助孩子学会自立,教他们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人生中的课题。同时也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失败观:必须认真对待学习和人生中的各个课题,但没必要过于沉重,只需要“下一次”好好训练,努力学习就可以了。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树立面对生活的自信,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为了帮助孩子实现自立,需要三大条件:首先对于必须由自己来决定的事情,可以由其独立做出选择,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随时能调整目标方向。其次,能够独立判断自己的价值。在学习之外的地方做出某些贡献,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第三,能够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学会与人合作。可以通过合作体会到自己对他人有用的孩子才能够喜欢自己,进而树立独立解决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课题的自信。

    关于父母最关注的孩子学习问题。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不应该横加干涉,因为父母过多的干涉,反而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挫伤其学习积极性,甚至造成厌学情绪。父母应该做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努力构筑良好的亲子,相信孩子能独立解决自己的课题,关注孩子糟糕行为后好的意图。通过以上行为,获得孩子的信赖,如此一来,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向父母求助,然后父母才能给予孩子真正有效的帮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管教的勇气:不批评也不表扬的教育方法 一、 教育的目标是“自立”; 自立三大条件: 1)、能够独立的做出选择。培...
    Lyne_友谅仔阅读 5,568评论 0 2
  • 这是一本对父母和孩子而言都非常重要的书籍,题目叫做不管教的勇气,我个人更关注勇气这两个字,就是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认...
    风吹麦浪_97dc阅读 4,481评论 0 2
  •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孩子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父母的心。然而,一提到育儿问题,父母们更多的是困惑和烦恼。面对...
    XL乐涵阅读 3,984评论 0 0
  • 今天在[益伴]APP收听了岸见一郎的【不管教的勇气】。听完之后最有感触的有三点: (一)任何教育思想的实施前提都是...
    春风十里_e88e阅读 1,828评论 0 0
  • 教育的效率阶梯是感觉胜于行为,行为胜于说教,说教胜于打骂。 一个从小被爸妈忽略的孩子,从初三开始就不上学了,开始混...
    迟玉龙阅读 1,418评论 0 4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