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樊登老师讲读《拥抱那只黑狗》,本书的副标题为——抑郁疗愈指南。
关于本书:
《拥抱那只黑狗》这本书讲解了抑郁症的基本知识,列举了14中循证心理疗法和3种亲友能提供的干预指导,帮助人们了解抑郁症及其疗愈方法。同时,书中所提到的改善情绪的一些方法也适用于所有的人。
关于作者:
汪瞻,心理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于斯坦福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从事心理工作,使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循证治疗技术为抑郁人群提供帮助。
核心内容:
一.正确认识抑郁症。
二.日常可操作的抑郁自助疗愈方法
丘吉尔曾说:心中的抑郁就像只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自此黑狗便成了英语世界中抑郁症的代名词。现代社会,抑郁症已然成为一位隐形杀手。据统计,每15位国人里就有1位可能曾遭受过抑郁折磨。这只“黑狗”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里似乎无孔不入,随时准备夺取我们的快乐。但是,抑郁这只“大黑狗”也可以变成乖巧的茶杯犬。看一看,这本书为人们提供了怎样的良方来驯服这只黑狗。
要想驯服抑郁这只黑狗,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抑郁症。
首先,如何检测一个人是否有抑郁症。
认知行为疗法创始人阿伦·贝克,发明了“三无提问法”来快速检测抑郁症。第一个“无”是无用。就是可以问问自己,会不会经常感到自己没有用。第二个“无”
是无助。就是看看平常里有没有人能够理解你,身边有没有人能帮助你。第三个
“无”是无望。就是你会不会觉得未来没有希望。
其次,我们认识一下容易引发抑郁的三个经典认知扭曲。
第一个认知扭曲是灾难化。就是一个人总是想象事件的糟糕结果,并为此焦虑。
其实,这个灾难并没有真实发生,它只是人脑中的一个想象画面,但这个灾难画
面却在折磨着这个人。
第二个认知扭曲是片面化。就是思维狭隘,只见局部,不见整体。通常,他们会
认为人生只有一条路可走。
第三个认知扭曲是绝对化。就是认为世界非黑即白,不考虑多样化。通常,他们
在做事上会认为“应该这么做”“一定要这么做”“必须这么做”。
最后,人们需要警惕"抑郁三来"。
抑郁有三来,分别为:关起来,把自己关在家里,避免与人交往。躺起来,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哭出来,只能用哭泣来缓解压力。
一旦人们做了这三个行为,抑郁这条黑狗就会被喂得越来越大。
了解了抑郁症,下面我们看看本书提供的日常可操作的抑郁疗愈方法,科学地对待抑郁症。这也是这本书的重点内容。
第一种方法,认知重塑。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推翻原先的认知,重新塑造一个新的认知。作者给认知重塑起了个通俗易懂的名字“脑筋急转弯”,就是当人们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要一根筋到底,而是要学会转弯。怎样转呢?可以用这六字箴言,“找证据,加但是”。比如考试,觉得高考考不好,我就完蛋了,现在我要开始找证据。有多少人高考考不好真的完了,经典的代表是谁。再从反向找,有多少人高考没考好却发展得很好,经典代表是谁。
一旦我们到客观世界里去找证据,我们会发现,原来那些让我们感到难受的抑郁想法,其实根本站不住脚。这时我们的思维就放开了,天空也就明亮了。
这就是认知重塑法,我喜欢称它为转念。当你在这条思维的路上碰到墙壁了,那就转个身,重新找一条路。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定不要掉在思维的深坑里,在泥沼里洗澡永远都洗不干净的。
第二种方法,认知解离。认知解离在此指的是将自我从思维内容中分离出来,以第三者的眼光客观地注视思想活动,将想法看作是语言和文字本身,而不是它所代表的事物。
为了更好理解认知解离,我们先了解一个概念“认知纠结”。我们的大脑有时候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想法。这就属于认知纠结。“望梅止渴”就是认知纠结的一个典型案例,曹操一句前方有梅林的话,能让还没吃到梅子的士兵满嘴生津。
这是因为,在认知纠结中,我们把现实和想法混为一团。而认知解离就是要把想法当成想法,把现实当成现实。具体如何来做,以前面说过的“三无”中的“无用”为例。
请拿出一张纸,写下“我真没用”。然后用扩句的方法,将这个句子扩写成“我只是产生了‘我真没用’的想法而已。”
这两句话的区别,不在数字的多少,而在传递的信息不同。第一句话就是把想法当真,感觉我就是个无用的人。第二句话则是我意识到了“我无用”只是我脑中的想法,并不能说明我在现实中就是个无用的人。第二句话就属于认知解离,将想法和现实分离开来,这有助于人们减少对消极想法的确信程度,减轻消极想法带来的心理不适感。
第三种方法,行为激活。行为激活,在这里指的是要激活一个新的行为。例如,前面讲过的三来,关起来,躺起来,哭起来。汪瞻说,这三个行为并不是不可以做,而是不能一直用同一种方法做。可以运用行为激化法,激活一种新的行为。比如哭,不要老是蒙着被子蜷缩着哭,可以摆个大字型,在床上躺着哭。这个过程能张开迷走神经,而迷走神经主管着人的积极情绪和社交,是一种亲社会的行为。这种哭,犹如晨起的伸懒腰,会让人真正的放松,这样大脑才不会被抑郁一直控制。
总结,行为激活,就是你得做一些跟以前不一样的东西,不断地让新的东西进入大脑,用新的东西,新的情绪来驱散老的方式和不好的情绪。
第四个方法是正念。“正念”,这个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是一种自我调节的方法。美国麻省大学教授乔·卡巴金,正念减压法创始人,将正念定义为是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这种精神训练,强调有意识地觉察即注意自己的感觉、想法和情绪,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即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对当下的一切观念都不作评判。
为什么要对当下的观念不做评判?举个例子,现在有两个杯子,假设我把第一个杯子描述为“这是一个杯子”。第二个杯子的描述为“这是一个好看的杯子”。看一下,这两个描述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当我口渴了时,第一个杯子里明明有水,但我不喝,而是要找到那个好看的杯子,用它去喝水。这就是评判产生的结果。所以,当人们经常使用自我评判,我一定要成功,一定要优秀,一定要赚很多钱,……这些事情其实都会压垮我们的。
如何做到正念,汪瞻老师介绍了一个技术——不反应,或者为不那么快地反应。我们有的人面对一个威胁或者一个刺激的时候,立刻就会紧张起来,要去跟这个刺激搏斗。人一旦陷入这个状态,他的大脑就会被本能控制。但是在真实的世界里面,我们会发现,今天为止我们遇到的大部分的困境,其实对我们的当下没有那么多伤害。所以在当下的时候,你不需要那么急于反应。有时,慢一些反而时好事。
好了,到这里,我重点说了认知塑造、认知解离、行为激活和正念,四种抑郁症自助的方法。书中还介绍了大多数人熟知的阳光疗愈法、听音乐、到大自然中多看绿植、运动、帮助他人、蝴蝶拍(就是自我拥抱),以及自我关怀等多种方法。
自助很重要,但家人的关爱也是必不可少的。书中讲述了防治青少年抑郁,家长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一定要适度,父母的过度关注或忽视都可能造成孩子的情绪压力。
让孩子多与真实世界接触,生活里不只有考试和学习。
尊重孩子的成长和改变,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
对于一些关起来和躺起来的孩子。一个小细节的改变就能改善孩子的情绪。例如,孩子虽将自己关起来,但他总有踏出自己房门的时候。这时,家长可以将家里的设置做些改变,如:在孩子能看见的角落里摆上微笑的全家福,让孩子重温那些美好的时刻。微笑是最抚慰人心的。
总之,作为家长一定要记住家里边最重要的三件事:爱、欢笑和尊重。有这三个东西打底,孩子一定不会差。
至此,《拥抱这只黑狗》已讲述完毕,我们了解了抑郁症的基本知识,抑郁疗愈的方法。我们还应该知道,抑郁症的治愈率为80%多,阳光很美,多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