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吃过早饭来到学校,走进教室,时间尚早,来学的孩子并不多,但仅有的几个已经自觉地拿出晨诵课本,做着晨诵的准备。新教育已经进行一个学期,我们班的晨诵也已经坚持一个学期,孩子们朗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学期从开学以来每天早上到校后,几位小领诵员便自觉地领大家晨诵,这个好习惯让我感到特别高兴。
没过多长时间,孩子们全部到校,小领诵员带领大家一齐诵读,我悄悄地检查作业。随着诵读声音的慢慢变大,中间的几个字音变得越来越长,好像喊出来一样,明显有些拖腔。我一听,这怎么行,好不容易才纠正过来的读书不拖腔方法,什么时候又跑回去了?赶快示意他们停下诵读。不过,我没有直接指出他们读书拖腔的毛病,我说:“孩子们,我能把这首诗读得很好听,你们愿意听一下吗?”得到的是肯定的答案。我拿起书读起来,加入感情和声音高低的变化,一首徐志摩的《花牛歌》把他们吸引地认真聆听。读完后我问他们:“老师读得好听吗?”“好听好听。”“你们能把这首诗也读得好听吗?怎样读才好听?”我问。“不能拖长腔。”“不能大声吆喝。”“吐字要清楚。”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意见,我听了他们的回答,知道其实孩子们知道正确的读书方法的,但还是缺少我的引领和示范。我告诉他们:“以后诵读诗的时候,先问问自己,我读得好听吗?如果不好听,怎样读才好听?再想想老师读得方法,学一学,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得很好的。”说完后,我又读了一遍,后让他们自己小声练习读诗。经这么一说,效果立刻就出来了,孩子们摇头晃脑地、抑扬顿挫地读起诗来,我们又师生合作,男女生合作读,单独读等,好听地声音传遍教室。
新教育让我们接触了晨诵,让我们诵读到那么多优美的小诗,每天我们都像走进了一座美丽的知识大花园里。而通往美丽花园的路就是正确的诵读方法,指导孩子们用正确的方法诵读是我们做老师的任务。今后,为了孩子们能顺利的探索小诗花园,我将继续努力,用我的用心指导换回孩子们的真正的开心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