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为人》中那些令人醍醐灌顶的句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半生为人》无疑是一本好书,它真实、深情、有质地。 全书讲述了一个深爱丈夫的普通女人,在面对丈夫被误诊后生死折磨的漫长时光里,以近乎极致的意志去卫护丈夫的生命。更探讨了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和这个人所维系的尊严,尊严究竟是什么?她以她全部的力抵抗在他的生死之间,这种意志力,用最简单的回答,就是爱。是对逝者的悲悼?是对一代人的反思?还是对自我的救赎?你无法定义徐晓的写作,如同你无法定义人、岁月和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活在世上到底需要承受多少遗憾才算了结呢?活着,就一定有明天、有下次,有弥补的机会和方式,死了,给活着的人留下的,只有遗憾,切肤的遗憾。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能走到一起结婚生子,肯定有必然的道理,不管那理由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不值一提,但对他和她肯定是第一的,唯一的理由。



时间并不能淡化一切,事实上,一个曾占据过你生命的人不是别的,他是你的蓝天,你的阳光,你的空气。一旦失去,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可以弥补。他将覆盖着你的生命,直到永远……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做得多,还是做得少,都是极其自然的。世上没有一杆称得出感情斤两的秤。法律、舆论、海誓山盟,规定不了,也阻止不了,为谁或者不为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做得多还是做得少,那杆秤在心里,它的砝码始终只可能在心里。



对那种不可避免地经受某种挑战的人生,尤其需要意志,强调到极致的意志。



想念你,有时候是因为无助,有时候是因为寂寞,有时候是因为自我欣赏或者被欣赏。诚实地说,我哭泣,不是失去了本来可能享有的美好生活,而是失去了因你的存在可能获得的完满。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把对一个你曾经深爱过得人的思念,从具体的感觉变为抽象的理念。



四分之一又是多少?我只知道我会尽力,不会偷一点懒,不会放弃哪怕一点点希望。我不知道,我的全力一定比别人的四分之一更有价值吗?



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当一个事物有另一个引起,当这两个相互因果的事物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结果,当你清楚地知道,成全了另一个,另一个也同时得到成全,你怎么能保证,不把你真正想要的,变成你顺便得到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生活把你推进火坑,你不得不在里面时,根本谈不上什么坚强和勇敢,你有的不过是活下去的本能。



谁都有自己生活的方式,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谁都有弱点和局限性,应该允许一个人崇尚某种行为,某种境界,也应该允许一个人在现实中和他所崇尚的东西有所距离。



人是不可能在完全意义上被塑造和拯救。如果有谁背离了自己,也是命中注定的必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