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很多大师级人物的关于读书的意义的文章,我也特别想谈谈我读书的意义,对错深浅都仅限于我自己,无关乎于其他,因为我所说的话只能出发于我自己,即使想去与其他人攀比也实非易事。
有人问我读过多少本书,我总是觉得惭愧,想想可能加上自己读过的教科书也未必有多少,。小时候父亲给我买的唯一类的书就是数学习题集,还有老师推荐的优秀作文选,很可惜父亲的良苦用心也让我付之东流了,数学虽好兴趣但成绩也不是很好,至于优秀作文那简直就是笑话,如今偶尔写点东西,那也是因为不怕别人笑话了而已。
其实也有幸运的时候,父亲自己还算爱看书,所以他有时候会从外面带回几本书看看,可能是借的,但老也不还,时间长了,就成了我的私藏。例如什么《三国演义》《鲁滨逊漂流记》《隋唐演义》等等,还有一些国共合作时期的一些题材,零星有些现代小说,即使到现在,书里的很多片段我还是记得的。在学校里凭着厚脸皮,几乎把郑渊洁的童话和七龙珠之类的书读了个底朝天,小人书如果算作书的话,那可真是读了不少,总体来讲,那时候的书真算是匮乏。
长大之后,读书的机会多了,反而远离了读书。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几个“古怪”的人,成天说着云里雾里的话,审辩着这个“美好”的世界,极大的勾引了我的好奇心,所以我又凭着厚脸皮与他们一起读了几本书,说实话,这成了我极大的幸运(有心理学家说瞪着眼睛说实话的其实都是假话,我表示不服)。在后来,也就是现在,由于工作原因,浑浑噩噩的过了好久,但身体活动停止了,思想活动依然在进行,还是念念不忘读书这件事。
我不强求自己去读书,拿起来就读,想走就扔在一边,因为我强求也无用,它无法给我带来实际的政治以及经济地位,就连在人群中的情感地位也并无多少好处,反而会破坏人家已有的格局,如果有几个认为你的存在有价值,那算是运气。
我的读书也没有任何目的。有人希望通过读几本书解决缠绕心头的事,我想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至少说是在浪费时间。我读书只是按照自己的兴趣所向去读,重于体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说的就是人通过不同的途径体悟的过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很多人是奔着“黄金屋”和“颜如玉”去的,至于每个人对于它们的定义那是自然不同了,或许它们应该是什么的命题也会是我毕生思考的事情。
对我来说,读什么类别的书意义是一样的。我更多关心的是书本身的品质和我自己的承受能力,当然不同类别的书对于自己的思想架构的功能有所差别。尤其像我这种还没有达到精深研究程度的人,博览群书会是长期的一种状态。说到这里,需要刻意提醒一下自己,我自知古汉语方面是最大的拦路虎,要想不错过这一幽境,后期可能还需要专门修炼一番。
读书让我的思维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心泛起了更大的波澜,然而渐渐明白自己的初心在哪里;读书让我有勇气拿起手术刀,直面自己内心的矛盾;读书让我不再执念于自己那些短浅的经验,逐渐思辨于事物的本真之中;读书使我获得了更宽广的视野去认识人和事,也足以让那些悲欢离合得到很好的安置。
现在的我,还不能谈及生命价值以及人生意义,像张国荣先生唱的那样,“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不为他人欣赏,只为心安理得,我依然在寻找着自我,静如小河慢慢流淌。如果让我只用一句话表达读书的意义,我只能说,它让我更好的活着。
写于2017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