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来潮的我,在今日想记下还存在记忆中的往事。很无章法吧,也第一次用简书。随心来记。
我是在哪儿出生的呢?这个问题曾经问过我妈,可我要是现在不再问一遍,我是记不起来的。但记忆中在外婆家生活之前我是在父亲的老家生活过的。我母亲是湖北咸宁通城的,家在山上,而父亲是广西钦州浦北的,家在山脚下。这是一对跨省的夫妻,而我是一个跨省的“混血儿”。
我问过母亲她记忆中的事,也问过父亲他记忆中的事。这是两段不一样的记忆,也是相反的记忆。母亲的成长环境比父亲的温暖。是的,按我了解的是这样的。对于那时他们的生活背景和时代我有过了解,却又并未深入了解。我外公外婆有三个孩子,我妈最大,其次是我小姨还有舅舅。而我爷爷奶奶有六个孩子,五个儿子一个女儿,我爸排二,唯一的姑姑排五。他们那一代的主要成员就简单的说一下了,在往后还继续唠叨的我,是想把从父母亲那儿听来的记忆写下来的,不过现在主要想写的是我的记忆。
我觉得我的记事可能比较晚,不知道为什么这样。
将记忆往前推多久?在我记事的那一刻吗?其实我以为自己记事的开始是大概五岁时在外婆家生活的那一段时间吧。可是当我懂事后有了人生第一次对再往前的回忆时,脑海却跳出了在五岁之前的一个场景,主人公是一个童年的玩物:一根木棍穿透塑料瓶的撩勺。而出现的环境是:没有露脸的小朋友和一个鱼塘。声音是:说方言的稚嫩童声和玩具撩勺舀水发出的水声。
不知道这个场景是臆想的,还是确实是我生下来记事的起点。再往后的记忆就是在外婆家的记忆了。
在外婆家生活了大概两年多吧。记忆中外婆家的老房子已经很模糊了,快要记不清了。依稀记得和外婆睡的木床,房间里有些凹凸不平的泥土地板,一台黑白电视机、、、。那段记忆是很美好的。嗯,应该是最美好的了。那时我是第一个外孙,在那会儿自然而然是所有长辈都宠着的。提到这儿很感谢外公外婆不重男轻女,所以才让我在那儿生活的时光哪怕许多事情因年少记不住却也是最快乐、难忘的。记忆中的事想着不多,可突然要写下来又不少,或许全说完太啰嗦,可是我目的就是写完所有的回忆。
上学记。
在六岁时上过一年级。我没了解过其他地方啊,反正那会儿我上的学校就是没有学前班。一二年级同坐在一个教室,两个长方形分开,座位朝向相反,只有一个老师上课,上完这个年级再上另一个。关于老师和同学,根本没印象。不过有一样事我到记得很清楚,那就是每天放学都是排着队回的,有一个班干部管理秩序。大家都很听话吧,至少我是乖乖的排着队的,到家了就出队呗。
记忆里的学校离家里蛮远的。而我还能记住目的地是学校的三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一件是有一年冬天,因为冷,外婆怕我冻着,给了一个木棍挂着的装着些炭火的小铁盆踩着咯吱咯吱的雪,边走边取暖。哦,忘了,那时外婆每天早上都会起来做早饭,记忆中都有她自己做咸鸭蛋,而且好像还有零花钱呢,哼。可谓生活得美滋滋。就是这么美滋滋,那次上学嘚瑟的领着暖炉子到了学校才发现书包忘带了!哎呦,可急死了。哭着赶紧回家拿,怕外婆打,怕被老师骂。可有没有被打被骂却又是不记得了。只记得去到学校后还跟小伙伴吃外面结的冰呢。
第二件事发生的时间不太记得了。看着那会儿外婆家的条件是可以,可是除了吃,衣物啥的消费还是极少的。所以有一天外婆给了我一双灰色的鞋子时,我娇气了,觉得丑,没有花纹蝴蝶,还是灰色的。于是上学时专门踩了几次有水的坑,故意把脚给打湿。然后,然后就是第三件事了。
第三件事紧接着的第二件事。那会儿打湿完鞋不怕穿着难受,却怕被外婆教训。上完课后一路心惊胆战的回到家,拖鞋时还是被发现了。外婆那个气啊,可终究不舍得下手。以为躲过了一劫,可是第二天却发烧了。外婆带着我去学校附近的村里唯一的诊所打针。怕死了。可我敢打包票的是,医生给我打的针是铁的!还带反光的那种!后来懂事后我和同学提到时,她们都说那种针是用来给猪打的,我······。哼,苍天饶过谁。
上学记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