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读后感

余华-第七天。2017/1/31观后感

时光匆匆流逝,像是握着的流沙。没有办法可以阻挡流逝~

而我们可以尽力做的,让他仿佛流逝得更缓慢。

2117/1/31,农历新年初四。随着严寒的到来,原本热闹的小乡镇变得更冷清。小地方不像大都市有这么多娱乐场所,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旁晚无意看起来了余华的作品-第七天。

书面上的第一句话是: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

最早接触到余华的作品是《活着》,后续接触到《兄弟》《许三观卖血记》。他的作品我都还是比较喜欢,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梦幻与现实相互交集的感受。大都是底层小人物展开的。却没有给人这么真实的感受。有一分荒唐,少一分现实,多了一分有趣。也有接触过一些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家,在印象中“莫言”老师的作品跟他有几分相似,却又是天壤之别。莫言的更倾向于把读者拉向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余华老师的作品却是似梦似醒般的在描述一个故事。

第七天的题材很特别,描述一位亡者在死后,灵体七天所经历的故事,续而延伸到其他人物之间的故事。或许正因如此,被作者自称是荒诞的作品。

书中描述着一位死者,正要去往灵间的殡仪馆超度。却因迟到得从新排号等待安息。在漫长的排号等待中他注意到其他死者的差异。贵宾区与普通区。做官的亡者享有优先权。犹豫另一个人间。

散步时想起自己的死因,想起来了病重的父亲、离异的妻子还有自己的一生。

途中遇到了也过世的妻子,想起了老实稳重的自己与美丽厉害妻子相遇相爱的故事。后妻子离开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再到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情,觉得还是与老实稳重的他是最幸福的。

想起了自己的一生,一个被抱养的孩子。这位父亲为了这个抱养的孩子终生未娶,最后却因病重,不愿给孩子负担而离去。死也未能找着。

后又遇自己曾经的女邻居,途中描述了这位年轻女邻居与男朋友,贫穷的两个人相遇到相爱,生活中的故事。两个人即使到了没钱吃饭却还是彼此相爱,不愿离开彼此。却因男朋友欺骗,送了部假的爱疯,闹脾气跳了楼。

与女邻居一路走到一个叫“死于葬身之地”的地方,据说是死了没有安息之地之人的聚集处。亡者一定要有人在人间有人安葬,才能安息。

描述了一个个小故事,譬如被警察屈打往死,因暴力拆迁而死,爆乱因政府掩盖死亡人数的。其中有一对父母还在睡眠中就因拆迁而死,两个人的女儿放学回来,家已经被拆毁,在风雪中乖乖等待父母回来找自己,却不知父母已经死去...

第七天亡者找到了自己的父亲,描述了儿子找父亲的故事,父亲离走的原因,死后的故事。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这本书,仿佛就像看完一本教育书一般。书中描述了妻子因不甘平凡而后悔的故事,相爱不弃的情侣最终因为一件小事而阴阳相隔。 又仿佛是在看一本故事书,描述了伟大而又平凡的父亲,因一个抱养的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原本的婚姻,将孩子抚养成人,最后送到亲生父母身边。又仿佛在看一本现实的灾难书。暴力的房屋拆迁,因政绩将死亡人数掩盖。警察屈打冤死的普通人。

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心,难忘。突发奇想,不知道我死后七天,会想到些什么,经历着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一口气把余华的《第七天》看完了,这部号称“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新小说,确实看得人有些触目惊心...
    岁月飞猫阅读 795评论 0 1
  •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
    阿卡卡的阅读 3,215评论 2 8
  • 刚刚看完余华的《第七天》,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死后头七天的见闻。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大前天早上下班的时候,那天正好忙...
    王富伟阅读 3,676评论 0 0
  • 刚刚看完余华的《第七天》,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人死后头七天的见闻。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大前天早上下班的时候,那天正好忙...
    富伟阅读 566评论 0 1
  • 第八场: 【灯亮,李渊寝宫。李渊默然站着,李世民白衣上。 李世民:(跪拜,悲伤地)父皇,儿臣罪该万死…… 李渊: ...
    乐重余阅读 235评论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