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具体地方包括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周南》有11篇。有东周的作品,也有西周的作品。
关睢
(一)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关关在鸣唱,美丽歌声来自沙洲上。
娴静美丽的好姑娘,正是君子的好伴侣。
(二)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长短不齐的荇菜,顺水左右来采摘。
娴静美丽的好姑娘,朝朝暮暮把你想。
(三)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追求淑女得不到,日日夜夜难相忘。
长相思啊深情想,翻来覆去睡不着。
(四)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长短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采摘忙。
娴静美丽的好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五)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长短不齐的荇菜,左右忙碌拔不少。
娴静美丽的好姑娘,敲起钟鼓愉悦她。
这是一首贵族青年所唱的恋歌。全诗以″生有定偶″的关雎起兴,对参差的荇菜和窈窕淑女娴熟的采摘反复吟唱。对于美丽善良,娴静美好,勤于劳作的理想伴侣,
诗人热烈地追求,幸福地憧憬,一旦结成伉俪,将为她弹琴鼓瑟,敲钟打鼓,让爱人在动听的音乐中得到快乐。
葛覃
(一)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藤蔓延生长,延伸到山谷,它的叶子十分繁茂。
黄雀上下翻飞,纷纷落在灌木上,叽叽喳喳叫不停。
(二)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为绤,服之无斁。
葛藤蔓延生长,延伸到山谷,它的叶子茂密又坚挺。
割下它,煮烂它,织成精葛布,织成粗葛布,总是穿不厌。
(三)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告诉教导我的老师啊,我要回家看父母。
洗干净我平时穿的衣服,整理好我的礼服。
该洗与不洗的,分清楚,我要回家看望父母。
这是一首描写少妇辛勤地采葛、煮葛,精心地织葛布,做成称心的衣服。完工后打算回娘家看望父母。临行前,她谦逊地向老师告假并把平时常穿的衣服和不常穿的礼服洗涤整理好。想想马上回家看望父母,她的心情非常愉快。
全诗生动塑造了一位勤于″女工″之事、尊重师长教诲、深深眷恋父母的女子形象,充分凸显了中囯古代妇女勤劳躬俭,长于家务、贤惠孝敬的美德。
卷耳
(一)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采卷耳呦,采卷耳,卷耳装不满一竹筐。
心中想念出门人,把筐放在大路旁。
(二)
陟彼崔嵬,我马虺。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登上那高高的山冈,我的马累的疲惫不堪。
姑且痛饮杯中的美酒,缓解心中长久的思念。
(三)
陡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登上高高的山冈,我的马已经有病危。
暂且痛饮兕觥中的美酒,莫让我心长久的忧伤。
(四)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登上有石的土山呦,我的马病得难前进,
仆人也累得疲惫不堪,怎能不愁得长吁短叹。
这是一首妇女怀念远行丈夫的诗。以妇女采摘卷耳起笔,写她在采卷耳时,因心中思念远行的丈夫,所采的卷耳都装不满浅筐。后来转换叙事对象,以想象的画面转笔书写丈夫旅途的艰辛、人马的劳顿以及无奈中的借酒浇愁。夫妻身处两地,设想丈夫的忧思与妻子的愁思交相辉映,读来令人心动。
樛木
(一)
南有樛木,葛蕌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边那树弯枝杈,葛藤缠绕攀缘它。
快乐的君子呀,上天降福安定他。
(二)
南有樛木,葛蕌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边那树弯枝杈,葛藤枝叶掩盖它。
快乐的君子呀,上天降福扶助他。
(三)
南有樛木,葛蕌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南边那树弯枝杈,葛藤四周缠绕它。
快乐的君子呀,上天降福成就他。
这是一首祝福君子乐享福禄,生活安定的诗。全诗通篇采用比兴的手法,樛木喻君子刚健内顾,葛藟喻妻妾女子栖身于旁,快乐安定,福禄绵长。
螽斯
(一)
螽斯羽,洗洗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
蝗虫扇动翅膀,密密麻麻一片。
你的子孙汇一堂,多得繁盛又无量。
(二)
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蝗虫扇动翅膀,众虫齐飞嗡嗡响。
你的子孙汇一堂,后继繁盛又绵长。
(三)
螽斯羽,揖揖兮。
宜尔子孙,蛰蛰兮。
蝗虫扇动翅膀,汇集成群在一方。
你的子孙聚一堂,家族和顺又吉祥。
这是一首祝福人多子多孙的诗。蝗虫产卵多,一年可生二至三代,诗篇围绕″螽斯″着笔,以物比人,强烈表达了先民心中深刻的多子多福的观念以及″天地间,人为贵″的思想。
桃夭
(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树生机枝叶茂,娇艳的花儿枝头闹。
这个出嫁的姑娘啊,和顺适宜她夫家。
(二)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树生机枝叶茂,果实结得多又大。
这个出嫁的姑娘啊,和顺适益她的家。
(三)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树生机枝叶茂,树荫浓密叶子大。
这个出嫁的姑娘啊,和顺适宜全家人。
这是一首祝贺姑娘新婚,以娇艳的桃花比喻容颜美丽、正值芳龄的出嫁新娘,以桃树枝叶的繁茂和果实的硕大比喻新娘至夫家后家庭的兴盛,从桃花到桃实,再到桃叶,三次交换比兴之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民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原则,外在之″美″和人伦之″善″相统一,是千百年来人们心目中女性的典范。
兔罝
(一)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认认真真结兔网,钉下木桩叮当响。
武士勇猛气赳赳,做好屏障为公侯。
(二)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认认真真结兔网,放在大道交叉口。
武士勇猛气赳赳,做好助手伴公侯。
(三)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认认真真结兔网,放在野外林中央。
武士勇猛气赳赳,公侯信赖成腹心。
这是一首描写武士猎兔的诗。他认真地结网,牢固地打桩,精致地把网布到道路口、林中央。″肃肃″一词形象地表现出武夫结网的认真细致,″丁丁″一词生动凸显了武夫钉桩的恢宏有力,″赳赳″一词精当地概括出武夫的勇武雄壮。振臂举锤、孔武有力、粗中有细的武士必是公侯的好帮手,保家卫国的腹心和中坚。
芣苢
(一)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车前子呀采又采,快些把它采下来。
车前子呀采又采,快些把它收起来。
(二)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车前子呀采呀采,快些把它捡起来。
车前子呀采呀采,快些把它捋下来。
(三)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车前子呀采又采,手提衣襟装起来。
车前子呀采又采,卷起衣襟兜回来。
这首诗描写的是妇女带着幸福憧憬去采摘能助孕的车前子。热情高涨的劳动场景无比的欢快和愉悦。全篇以″赋″为主要的书写手段,使用重章叠唱之法,″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精微地呈现出采摘芣苢的过程和全貌,语浅味浓,生动传神。
汉广
(一)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南方乔木高又大,树下休息却不能。
汉水之上有游女,想要追求却不可及。
汉水宽又阔,不能游过对岸去。
江水长又长,木筏难以渡过去。
(二)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汉之永矣,不可方思。
柴草高高又错杂,割木就要割荆条。
美丽的姑娘要出嫁,赶快先把马喂饱。
汉水宽又阔,不能游过对岸去。
江水长又长,木筏难以渡过去。
(三)
翘翘错薪,言刈其篓。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柴草高高又错杂,割草就要割白蒿。
美丽的姑娘要出嫁,喂饱马驹去接她。
汉水宽又阔,不能游过对岸去。
江水长又长,木筏难以渡过去。
这是一首爱情诗。青年男子思慕一位姑娘却因面临现实生活中无法逾越的鸿沟,而心愿难遂,但男主人公并没有消沉,他幸福地憧憬。诗歌以″乔木″起兴,以树高不可休息,比喻″游女″之不可求。″汉之广″、″江之永″比喻现实生活不可愈越的障碍。″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充分表现″哀而不伤″,″温柔敦厚″的君子之德。全诗情景交融,语浅情深。
汝坟
(一)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顺着汝水的堤岸,砍下树枝与树干。
没有看见那君子,就像清晨腹饥那样难受。
(二)
遵彼汝汝,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沿着汝水的堤岸,砍下新生的小树枝,
已经看见那君子,还好没有远离抛弃我。
(三)
鲂鱼赪尾,王室如燬。
虽则如燬,父母孔迩。
鲂鱼辛劳尾巴红,王室暴虐如烈火。
虽然王政似烈火,奉养父母是礼道。
这是一首妻子思念远役丈夫的诗。严苛的政治和繁杂的劳役造成夫妻离散,丈夫外出服役,她用柔弱的双肩担起砍柴等本应由男子承担的家庭重担,更要饱受相思之苦。这样的生活让她有了反感和不满情绪,于是以父母需要赡养为由,希望丈夫不要再离家外出。全诗赋、比结合,前两章以赋叙事,如话家常。第三章巧妙设喻,贴切生动,最后以噡养父母作结,尽显身份和伦理色彩。
麟之趾
(一)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麟的脚不踏生灵,就像公子的仁厚,真令人赞美呀!
(二)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麟的额头不抵人,就像公孙的仁德,真令人赞叹啊!
(三)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麟麟的角不触人,就像公族的仁爱,真令人赞颂啊!
这是一首赞美贵族公子的诗。诗人以麟麟仁厚比喻公子之仁德,并希望整个家族都传承仁厚的美德。
后记
雎鸠鸟,主流意见为鹗,又名鱼鹰,隼形目,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等水域地带。主要以鱼类为食,也捕食蛙、蜥蜴等小型陆栖动物。雌雄鸟配对后常常比翼双飞,鸣声不断。目前分布广泛但一般罕见。
荇菜,今名莕菜,多年水生草本。生于城郊池沼或不流动的河流湖泊中。嫩茎叶和根皆可食,古时常用菜蔬,全草可入药。
葛覃,今名葛藤,多年生藤本,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布。块根肥大,称″葛根″,可制淀粉,亦可入药,是古人重要的生活原料。
卷耳,今名苍耳,俗称羊带菜,一年生草本。野生于山坡、草地、路旁,适应力强,耐干早薄瘠。幼苗嫩叶可食,种子可磨面,是古时常用食物。
螽斯,北方称蝈蝈,会鸣叫,体长40毫米左右,身体多为草绿色,也有的是灰色或深灰色,覆翅膜质,较能弱,前喙向下方倾斜,一般以左翅覆于右翅之上。
桃,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于我国,有至少三千年的栽培史,除食用外,根、叶、花、枝、皮、核皆可入药。桃木则是我国民间辟邪之物。
芣苢,今名车前子,多年生草本。性喜光,常成群生长于牛马迹中,嫩叶可食,是一种普遍的救荒本草,全草和种子都可入药。
楚,今名牡荆、黄荆,落叶灌木。生长于向阳山坡、原野路旁等,一种较为常见的野生灌木。古人以其茎秆供刑杖之用,也作薪材火把之用。
蒌,今名蒌蒿,又名芦蒿,多年生草本。浅水、陆地皆可生长,嫩茎叶可食,老化的根茎可作为生火的薪材。今天已被驯化成多个品种的常见蔬菜。
鲂,也称鳊鱼,鲤科鳊属,淡水鱼,水体中下层栖息。杂食性,以植物为主。除高原地区外,我国各大河流、湖泊中均有分布。肉味鲜美,为淡水鱼较贵重经济鱼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