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公开课今天上午结束,下午集体教研,以下是我的评课发言内容:
同样一堂课,不同的老师就有不同的上法,牛老师和马老师教学了同一课《天游峰的扫路人》,虽然设计不同,但是两位老师都注重了朗读训练和写作方法的指导,两堂课的教学目标很清晰,主要就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从读中去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再通过游人的表现和扫路人的表现对比体会扫路人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精神,整堂课,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均得到较好的体现。
王老师教学的是《月光启蒙》,虽然王老师只是个实习生,代课时间不长,但是今天听她课的老师都给了较高的评价,我在课堂上就写下了几句自己当时的感受:这是一节生动快乐的课堂,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以流露、升华,课堂真真切切,有的只是自然表白。这样的课堂,学习就不是负担,课堂上,老师随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人物的分析以及感悟的深入,适时地出示作者母亲年老后的形象并作简单说明,这时学生的情感烘托已经达到高潮,最后老师设计的拓展说话,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情感上的升华,本节课上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得很到位。
有人说,教师不是诗人,但要有诗人的气质;教师不是演员,但要有演员的才能;教师不是哲人,但要有哲人的思考;教师不是将军,但要有指挥千军的气概,语文教师尤其如此。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