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幼无母,但是对于母爱并不偏执,长大后也并不以失母而自怜,我想大概是因为我虽无母,但并不缺乏母爱。在我生命中最早让我感受到母爱的是大姨。
初中的时候我和姐姐在县城寄宿读书,大姨坚持让我们去她家吃早饭,她说一日三餐早饭最重要。大姨那时做饭非常有味道,而且营养丰富,几乎每天都会有瘦肉,一周至少有一次鸡肉,常见的还有豆腐、鸡蛋、各类青菜,早餐至少有四个菜,有时会有六到八个菜,因为人多,做少了不够吃。大姨自己有三个孩子,加上我们姐妹两个,家里吃饭的大桌子常常坐不下,需要大家围着桌子站一圈。
早读结束到上午的课开始,中间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早读结束回到家时,菜有时候还没做完,大姨会让我们先吃,她则在厨房继续忙活着,等她把所有的菜做完,我们也吃好要去上学了,她才能坐下来稍微吃点然后收拾好碗筷去出摊。
大姨主要卖一些小商品,有削皮刀、钥匙扣、刷子之类,也有书,都是畅销的盗版书,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有《血色浪漫》,因为当时央视正放着这部电视剧,看完电视剧不过瘾的我们,又一起看了书。说是一起看,其实是有顺序的,因为新书还要卖,于是只拿出一本书来轮流看,最先看的自然是大姨,她出摊时闲来无事,两天便看完了,然后是大表姐看,大表姐看完是我,至于家中的其他人,二表姐对于这类书不甚感兴趣,姐姐当时一心扑在学习上,认为这些闲书耽误学习,所以是不看的。
看完之后,我和大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大表姐当时正处于叛逆期,并不搭理我们。我和大姨争论的点主要在于钟跃民到底爱谁,作为初中生,当然是相信初恋的美好与浪漫,大姨却说初恋只是钟跃懵懂时的情愫,并未开花,而他对秦岭的爱才是成熟的,深刻的。长大后我并未再看过《血色浪漫》,但看了太多无疾而终的爱情,我同意了大姨的观点。
大姨家里有很多书,四大名著,国外小说,应有尽有。有的是大姨专门为表姐他们买的,有的是大姨自己看的。我经常见大姨看的是金庸和梁羽生的小说,这类书大都是她看了电视剧后去买的,她看完随手放在桌子上,表弟就是这样看了很多武侠小说。
我当时最喜欢的是《红楼梦》,可是大表姐不让我带去学校,只让我在家看,于是每周五晚上我去大姨家睡觉时便会熬夜看个几章,这样大概一个学期我看完了《红楼梦》,后来去大姨家我仍然抱着《红楼梦》读,发现每次看到的都不一样,同我上次看的感受总是不一样,这是我最早有常读常新的体会。
大姨常常给我们写信,她的字写得很漂亮,她说她中学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家里没钱,姥爷不让她读高中。大姨的信总是很潇洒,了了数语,把事情说明白,不会有大段的抒情,往往一页纸即落款。但我常常会看哭,即使不是写给我的,因为大姨最后一句总会说:有什么事回家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