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几页书,写下几行文字,来一次诗意的心灵之旅。写得好与坏都无所谓,贵在写起来。简书里有位朋友这样说,写文章不一定写好才去写,写坏也没关系啊。写起来吧,就算写不好,难道还写不坏吗?
这样的语言总是激励着我,我在内心里总是温馨地提示自己,一定要坚持记录一些东西。时光荏苒,我们都是时间流里的一颗砂砾而已,我们唯有静静地去感受时间的流逝,才能让平平凡凡的生活多了一些色彩与诗意。
继续走进常生龙老师的《教师阅读那些事儿》这本书,我今天读的是《读书笔记有哪些类型》。常老师书里写到,读书笔记主要有三种形式:书评、读后感和札记。
顺便说一句,我今天读此小节,嫌疑是有目的而来的。昨天我写了一篇读后感,张文质老师看到后,提示我:“可采用读完后写书评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思考力,特别是整体评判能力。”我回复张老师:“谢谢张老师,书评还没有写过,我学着写一写。”我心里琢磨着:书评怎么写呢?我需要了解一下。
打开常老师的这本书,跟着目录翻到这一节内容,读明白的这一刻,我又一次感慨:“开卷有益”啊。书评往往是对一本书的价值判断。书评的类型有三种:一是介绍性质的书评;二是评价类的书评;三是学术类的书评。针对以上书评的三种类型,自然,书评的基本功能有三个:一是向其他潜在的读着介绍这本书的内容,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二是对这本书的类型做出界定,让大家明白这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三是导读,介绍书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些地方,引导他人在阅读时关注相应的内容。
捋清思路之后,试想一下,我的写作水平顶多能写一下介绍性质的书评。这类书评对书的基本情况做一些简单介绍,让大家了解书的基本信息和核心内容。常老师也强调,认真读书是写好笔记的前提。看来,我和书评之间还差一个“认真阅读”。
读后感是自己在阅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某些方面特别有感触,而后有感而发写成的一篇篇文章。札记,就是在阅读中对某一句话比较感兴趣,将其记录下来,并随手附上一两句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这些内容积累起来,就是札记。
常老师说:“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书中,关于书评、读后感和札记的意义何在,如何写读书笔记,常老师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与解释。哪怕是一个初读者读到此部分,都可以领悟并吸取其中的精髓。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捧起书来读一读。
书中将学习者分为三种类型:初级学习者、高级学习者、学习促进者。书里都有详细介绍三种学习者,我们都可以对号入座。常老师说:“善于撰写读书笔记的人,往往就是学习促进者。他们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在发展上勋在的短板和问题,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将其加以归纳、梳理,提出改变的思路和方法。书写的过程,就是不断给自己理顺思路的过程,慢慢地他们自己获得了专业成长。”
善于撰写读书笔记,意味着能撰写三种类型的书评,能撰写读后感,能写札记。罗曼罗兰说,读书就是在书中检查自己。反思我自己,我能做的读书笔记仅仅是浅层次的笔记,距离“善于撰写”隔了重重大山,我只是隔山望着远方的“学习促进者”们,望之仰之。
学习促进者,于我,是个发着光的新鲜词,亦像天空中一颗亮丽的星星,遥不可及。然而,我眼中的学习促进者,大概的样子应该是,就像李镇西老师说的“四不停”的老师,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写作。学习促进者,大概的样子就是,郝晓东老师眼里的“未来教师”,朱永新老师眼里的“新教育人”,魏智渊老师眼里的“新教师”……
努力做一名学习促进者,用心感受美好的教育。心向往之,我将步履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