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李岩带着专利证书回到故乡。村小旧址已改建为希望小学,他捐建的电脑教室墙上,挂着当年自己用炭笔写的励志标语。新学期第一天,他看见个独臂女孩正用脚翻书页,立刻从包里掏出特制的触控笔——那是他专为残障人士设计的专利产品。
“姐姐,我能用左手和你比赛写字吗?”女孩的眼睛亮如星子。李岩蹲下身,两人在黑板前一笔一画较量,粉笔灰落在他们交叠的影子上。窗外,无人机正掠过层层梯田,喷洒农药的轨迹如银河坠入群山。
暮色中,王桂兰站在新修的村道旁,看着儿子带领团队调试基站。山风依旧呼啸,但如今它卷起的,是5G信号穿透云雾的嗡鸣。
“妈,今晚有流星雨。”李岩指向天际,王桂兰却看见儿子右袖管里隐约闪烁的光——那是他植入的智能义肢感应器,正随着他的手势流转如星。
后记
李岩后来成立科技公司,专研山区智能农业系统。2023年,他获评“乡村振兴科技先锋”,颁奖词写道:“他用左手握住命运的裂缝,让科技之光填满了每一道伤痕。”
深夜,王桂兰仍会翻看儿子寄回的专利证书,纸页间夹着张泛黄的草稿纸,上面是十岁男孩用炭笔写的歪斜字迹:“残疾不是借口,懒惰才是耻辱。”窗外,山脊上的星光依旧明亮,如同永不熄灭的萤火,照亮一代又一代攀越断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