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创办童年博物馆,展览心爱之物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流程的设计:
单元教学流程流程六步:解读单元教材,明确单元目标——立足单元主题,明确任务群主题——源于真实生活,创设情境——单元实施,设计任务群——课型设计,稳步推进——达成评价,关注成长。
一、单元目标设定
1.单元教材解读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文主题是:“一花一鸟总关情”,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作要素是“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的人文主题编排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借助的景物有动物、植物、静物,所抒发的感情也各有所侧重:《白鹭》不仅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篇文字也是一首精巧的诗,抒发对白鹭、对大自然造物神奇赞美之情;《落花生》语言最是朴实,字里行间都氤氲着暖意,父亲告诉我们的做人道理,因为温暖的家庭氛围而显得更加真诚、亲切、深入人心,说明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桂花雨》里,那迷人的香气,那摇落花雨的欢乐,让读者也不知不觉陪着“我”和“母亲”一起思念起家乡了,抒发的是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珍珠鸟》里,作者的那份人替鸟着想的小心和用心,终于赢得了小鸟的信赖,创造出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令人赞叹,也启人深思,是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对动物的关爱。包括日积月累的《蝉》,诗人借蝉阐发高洁的志向。习作里明确要求: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和同学分享。这就为本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真实的生活情境,也提出明确要求:联系生活,写好物,抒好情,为童年生活留痕。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让学生明白借物抒情侧重的情感是不一样的。词句段运用,学习借助比对抒发情感的方法,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
2.望远镜思维
关于写好事物,借助事物抒发感情,三至六年级的学段要求:
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有很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明确提出: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新感情。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感情的。在实际教学时,抒情应以写物为基础,只有把事物写生动,才能为写物打好基础。学生应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坚持连续观察,写好关键词句抒发感情。从课文中领会、习得各种常用的表达方法,是阅读学习的重要目标。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部分的“学段要求”中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的表述是一致的:“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情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从四年级开始,与“表达自己的感情”有关的表达训练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自己喜欢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等。这些习作内容和目标安排,都聚焦一个重点——写出真情实感。所以,表达方法的学习运用一定要通过真实的表达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不能为了学习表达方法而学习表达方法。
3.放大镜思维
四篇课文都告诉了学生,作者写物,为的是抒发心中特定的情感,那么,尝试“用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也就成为“以读促写,学以致用”的合理而自然的目标选择了。单元表达训练要素的定位,是与阅读训练要素的定位密切相关的。从阅读理解到习作训练,是很自然很紧密的“读写结合”的编排,这是这个单元突出的特点。这一点,不仅从单元读写训练要素中可以看出,教材中习作内容和要求的呈现,开篇就点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
4.学情分析
学生的习作处于断层状态,前边教师没有很好落实基本观察与表达,写作处于背作文的现象,因此,读写的桥梁不仅仅是读写的结合,还应是课堂与生活的结合,为学生写作提供有效支援。
5.单元目标
鉴于以上的解读,这一单元的大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主要体现在课文阅读、习作和语文园地三项内容的整合上。因此本单元的KUD目标提炼为:
学生将知道(K):
(1)什么是借物抒情。
(2)事物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作者建立联结,寄托不同的感情。
学生将理解(U):
为了更形象生动地表达内心情感,作者会通过描述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事物以及与事物之间的故事,来抒发情感。
学生将能够(D):
(1)读懂并说出课文中作者寄托在具体事物上的情感。
(2)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撰写文章。
单元学习目标要真正得到落实,并促成学生从元认知上理解目标,就要努力通过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实施,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性理解。这个单元学生要理解的大概念可以提炼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一大概念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是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概念性理解,而本单元的重点落在“借物抒情”上。
二、单元主题
以所用版本教材单元主题为依据,本单元任务主题:童年博物馆,展览心爱之物。
三、情境创设
什么样的学习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呢?单元文本写的事物,都是作者倾注了喜爱之情的。学生在成长生活中,也拥有自己的心爱之物。这些心爱之物都是有故事的。分享心爱之物的故事,就是一个值得用心创设的任务情境。结合单元内容、学生实际、情境创设,可以将能够促成概念性理解的核心学习任务设计为——创办童年博物馆,展览心爱之物。学生将在学习课文作者如何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思想感情的同时,联结自己的心爱之物和故事,学习运用借物抒情的方式撰写自己的作品,作为心爱之物展览分享时的解说词。创办童年博物馆,在“博物馆”中展示每个人的心爱之物。
四、单元实施
在“博物馆”中展示每个人的心爱之物,这个核心学习任务需要分解为三个子任务来落实。
子任务一:精心挑选心爱之物
任务说明:“你有没有非常珍爱的东西?”以此问题进行话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发布单元核心任务“创办童年博物馆,展览心爱之物”。通过讨论如何展览和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发布核心学习任务成功标准。课下精心挑选2-3件自己的心爱之物,运用表格或思维导图,梳理每件心爱之物的名字、特点、来历、故事等等,为博物馆展览很介绍做准备。
第一二课时:预习课,焦单元导语,四篇课文课后练习题,习作,语文园地和日积月累,让学生明白这个单元要学习什么,挑选心爱之物完成第一次习作,教师针对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接下来的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取写作密码,有效指导学生习作。
子任务二:那物那情:探寻借物抒情的表达密码
任务说明:品读《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联结自己的心爱之物,为讲述自己心爱之物的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写法,进行构思,并完成两次修改。
第三四课时:阅读精讲课《白露》,梳理课文脉络,试着用小标题概括,重点聚焦动物外形描写,提取写作密码:(1)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顺序。(2)与白鹤、朱鹭、苍鹭对比,寻常之处依然爱是真爱。
(3)细节观察多维视角,重在生动刻画。
(4)抒发情感。
第五课时:观察指导课,写好动物外形。
第六课时:精讲《落花生》,梳理文章脉络,聚焦“议花生”,提取人物和观点,明白对话要有对象。重点品悟爸爸的专家思维:
第七课时:心爱之物不仅仅是宠物,也可以是给人们带来启迪的事物,完成第三次习作,写好对话。
第八课时:略读实践《桂花雨》梳理脉络。聚焦看桂花,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聚焦摇桂花,感受动词的作用与效果;聚焦忆桂花,通过思辨:
(1)杭州与家乡的桂花到底哪个香?(2)为什么说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
(3)拓展理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第九课时:略读实践课《珍珠鸟》,作者爱鸟爱在哪里?如果真爱,你觉得应该怎么做?通过思辨,明白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第十课时:单元梳理
那头那尾:
《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是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落花生》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桂花雨》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时节。——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桂花雨。
《珍珠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借物抒情:
形体之美——《白鹭》
对话之美——《落花生》
动作之美——《桂花雨》
意境之美——《珍珠鸟》
子任务三:童年博物馆开馆展览任务说明:
从2-3件自己的心爱之物中选定一件,从样子、来历、故事等角度,写出自己的心爱之情。布置童年博物馆,每人展出2-3件心爱之物,制作简介标签。以自己的文章为基础,为其中一件心爱之物准备“解说词”。讨论开馆前的准备工作和展览当天的分工,举行开馆仪式。组织参观和解说针对“借物抒情”写法的运用进行复盘总结。
第十一课时:最后修改习作。
(1)注意标点,少用叹号。
(2)写爱不说爱,尽可能不出现爱字。
(3)为习作配上插图获照片,准备展示。
第十二课时:把教室布置成博物馆,张贴自己的作品,为自己的心爱之物做解说。
五、课型设计
预习课、精读课、略读实践课、基础观察课、习作评改课
六、达成评价
成功标准:
1.能够知道文学作品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够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3.能够仿照课文,把自己的心爱之物描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4.能够在童年博物馆的展览中展出、解说自己的心爱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