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茶喝了热乎乎,再打头打浴打衣裳。自己收拾清爽了,我的被单,哪能落下!么阳光也要打打~
轰隆隆的洗衣机才停止了声响,就来到阳台,准备晾晒,一抬眼,看到这景象~
这天空,一看有种感觉,明天应该会是个好天气的吧~
但愿,明朝真能如我所愿,让我的被单也好好沐浴一下,久违的阳光~
本想二刷《繁花》,想想还是看书吧。剧是好剧,可毕竟不是每一场戏都好,有些集数看着就有点闹心,那聒噪的感觉,总会让人稍许不适感。
小说《繁花》,已看了一多半了。
没看电视剧之前,书真的不大看得进去。虽然是普通话写作, 但作者脑子里翻腾的应该全是沪语吧,看书中那些对白的场景, 就可以明明白白感受得到。金宇澄的文字真的朴实,看他的文字会想起老舍,“引车卖浆者流”,这种感觉,是劳动人民的语言风格。
而王家卫的电视剧繁花,营造的意境则是另一种,伊是花团锦簇烈火烹油的热烈气氛~
电视剧情节和金宇澄小说可说完全没啥太大关系。比如剧中的爷叔和小说里的爷叔就全不是一回事嘛。还有汪小姐,书中的汪小姐是小有姿色的,性格也功利,外加还有点轻浮。她 出场就是已婚女士,和魏宏庆是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 她和一个60岁的老板,可以刚认识就珠胎暗结,属于典型易孕体质。 李李原本就是圈子里的朋友, 和汪小姐相熟,她在黄河路开了至真园。
还有玲子,出场就是位离过婚的女人, 自己独立开着个夜东京。 菱红在日本,为了生计, 嫁了个日本和尚。
很多书里的重要人物, 譬如沪生,譬如阿毛,电视剧里都略略略了。。。
剧中美丽清雅的白月光雪芝,其实并没死在1997,书中的她是位富态的中年妇女。书里的人物和场景之复杂程度,是电视剧的N倍。王家卫等于是重写了一个剧本, 剧中人物的故事线基本就都围绕着和平饭店、夜东京、黄河路还外滩27号打转。 那啥宁波呀广东呀,都只是偶尔的出去出一趟差。。。
书中关于三年困难时期, 66年开始的抄家以及后续的社会悲剧,书中都有触及,王家卫没拍, 不过即使拍了,能不能播也是个问题。
金宇澄对文字的把握功底真的深,矛盾奖当之无愧的。小说是古典话本小说的描写手法,有点类似红楼梦风格,小说里的人物,表情和情绪很少直白描写,都是靠语言和传神的各种“不响”,就把林林总总的人物表现得清清楚楚。非得看进去,才能感受其中精彩。如果不熟悉上海话,读起来大约会感觉累心,不过像我这种懂却不会说的,看着就很能会意且还蛮轻松的~~
无论多糟糕的情绪,文字皆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