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开《亲爱的三毛》时,我以为也是类似于《万水千山走遍》《我的宝贝》等自传,想着打开的又将是三毛的生活。
看到前言"也许透过书信呼应的方式,加上声音,我们人和人之间,所竖立起来的高墙,能够成为透明的。或说,不必那么晶莹剔透,或而有些光线照亮一霎间幽暗的心灵,带来一丝欣慰,然后再不打扰,各自安静存活。”我才明白,这是三毛和众生的一本书信集,故书名为亲爱的三毛。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生活,也看到了千奇百怪的痛苦,但收获的是三毛对这百般痛苦的智慧解读,用她自身的经历说明如何化解这些我们走不出的痛苦漩涡。那些痛苦,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中,从少年到老年,没有人能逃得过。但是,读一读《亲爱的三毛》,我们或许能更好的理解生活,化解难过。为了让自己温读,故做此摘录。
关于自爱与自怜
➢ 在我的人生观里,向上爬,逞强,都不是以出不出国为准则的。我以为,不断地自我突破,自我调整,自我修正,才是一生中向上爬的力量。
➢ 许多时候,我的不快乐,并不是因为寂寞,而是太多的“不得已”没法冲破,太多的兴趣和追求,因为时间不够用,而不得不割舍。事实上,我十分安然于一本好书,一个长夜和一杯热茶的宁静生活。对于人生,这已是很大的福分,因为我们没有生活在战乱和极权统治的国家里,这份自由,是我十分感激而珍爱的。
➢ 请你,担负起对自己的责任来,不但是活着就算了,更要活得热烈而起劲,不要懦弱,更不要别人太多的指引。每一天,活得踏实,将分内的工作,做得尽自己能力之内的完美,就无愧于天地。
➢ 你有死的勇气,难道没有生的勇气吗?
➢ 给自己时间,不要焦急,一步一步来,一日一日过,不要急,请相信生命的韧性是惊人的,跟自己向上的心去合作,不要放弃对自己的爱护。
➢ 被伤害的人,没有学着保护自己,任人伤害,也是值得检讨的事。
➢ 但是,如果将一切的众生全看成是恶的、坏的,那么这双眼睛不如早早闭上,不看也罢。眼睛的可贵,在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不要山水颠倒,或是将它们混成一团稀泥,那样上苍给我们眼睛的好意,就被辜负了。
关于中国教育和亲子关系
➢ 往往,大部分中国的父母,将孩子当作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和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能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的身上实现。更以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转移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去,又以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而不可反抗的,压力便由是产生了。
➢ 事实上,父母的年纪已经比较大了,要改变一个成年人的观念总是困难的,而青少年的一代,都仍有极大的可塑性,在许多地方,便必须请青少年包涵父母,谅解父母,更重要的是,将来一旦本身完成学业,成家之后,也有了子女时,再不犯同样的错误,做一个开明而得子女信赖的人。
➢ 自我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自己不肯教育自己,一张大学文凭又能够代表什么呢?
➢ 学问之道,是人格的建立,生命的领悟,凡事广涵的体认——而不是做一架“念书机器”。
➢ 学问是一张网,必须一个结一个地连起来,不要有太大地破洞才能网到大鱼。而学问的基础,事实上在我们进入幼稚园,小学,初中的这几个阶段中,都渐渐在向下扎根,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又一个渔网的结,缺了一个结,便不牢固了。基础是重要的东西,没有根基的人,将来走任何一条路都比那些基础深厚的人来得辛苦和单薄。
➢ 因为做父母的,从孩子一出生,便成了爱的囚犯,而且这种父母囚犯,是终生的,不能因病外保,也没有假释可言。
➢ 中国的学生教育——无论在家庭或学校中,和生活如此地脱节,使得我们的青年人在行为上有如少年,在思想上一篇僵化,除了书和文凭之外,对于一切社会人情,比起一个自小做学徒长大的工匠来说,那差得远了。
关于人生追求
➢ 我们要做聪明人,做有智慧、有慈爱又肯诚实对人对己的勇者,就算天大的事情来了,也不逃避它,心平气和地为自己争取最合理地解决之道。不可以做一个弱者,凡是一不顺心便跌倒的人,是要被社会所淘汰的,做一个有弹性的人,当是我们一生追寻的目标。
➢ 一个伴侣,固然是一种幸福,可是人生还有其他值得我们去付出和追求的东西。
➢ 没有能力去摘月亮的时候,我们便去摘果子吧。不喜欢橘子可以去摘葡萄,不喜欢葡萄还可以去种菜呢。
➢ 《圣经》上说智慧,佛经上也说智慧,我多么愿意自己是一个追求真光的勇者,不怨怪客观环境的一切,尽力将生命的舵交给智慧之星的引导,航向无边无涯的广阔人生。
➢ 一个肯于虚心吸收观察一切,经常反省、审查自己缺点和优点的人,在求智慧上,就比那些不懂得自省加观察的人来的快速了。不但如此,如果也能平心静气地去细看分析社会现象,体谅他人做事的苦心,就更圆满些了。
➢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因为他家里还有人替他种田,让他悠然望南山啊。这个“不折“,也是有条件的一种洒脱,并非全无条件的。青年孩子,我们没有田的人,这个腰可以不折,但肚子饿了你能有气力去采菊花吗?
➢ 在这个日渐快速的时代里,我张望街头,每每看见一张张冷漠麻木、没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过。我总是警惕自己,不要因为长时间生活在这般的大环境里,不知不觉也变成了那其中的一个。他们使我黯然到不太敢照镜子。
➢ 理想,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坎坷道路,我们要得着这条“道路、真理和生命”,就得一日一日慢慢地去走——踏踏实实地去走。在里面付出汗水和眼泪,方能换的一个有血有肉的生活。
➢ 生活比梦更来得浪漫。如果我们懂得做一个凡夫俗子,那刻骨的滋味也就为我们大张筵席。
关于自然之道
➢ 好孩子,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它的时间。
➢ 使我一次又一次成长的动力,都是当年我所反抗、所不肯承担的逆缘和逆境。
➢ 等到伤到某一个没有退路的定点,起码在我的性格里,我一定开始反击命运。
➢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单独地消失,除非记得他的人,全都一同死去,不然,那人不会就这么不存在了。
➢ 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它的力量,超越死亡。
➢ 人在出生以来,尤其是幼年少年时期,很难脱离一般的“成长依靠”而独立存活。在这极受限制的过渡时期中,我们被局限在一种“游戏规则”中。不能轻言犯规。于是当我们在不可以犯规的情况下,没有太大的可能,不乖乖地去那个水池中,去做池中的鱼。好,我们要当心,不要变成一条引人注目的大鱼,不然,一旦被池子的主人所注意,赋予我们永远在水中的大工作,我们就一辈子跳不出去了。在那不出水池的守望期中,我们不疾不徐,我们利用这“守”字,培养自己的潜能。十年二十年,不算太长。有一天,时机成熟了,我们突然发现,那一池浅水已然不再存在,我们如此自然地破空飞跃出去,看见了广大的天空。在这个变局中,人生的另一步,出来了。那是“守”之后的“破”。“我明明飞出了水池,我犯了规,可是身边的人不说话、不批评。”因为我们已然破局。全新的生活模式、价值观念,也就得到了建立的空间。
关于朋友
➢ 事实上,在三更半夜,以教养来说,没有一个朋友可以去打扰——除非是生命线。
➢ 知音,能有一个已经很好了,不必太多。如果实在一个也没有,还有自己,好好对待自己,跟自己相处,也是一个朋友。
➢ 交友不是打猎,猎物的学历,身高和年龄,对一个交往者来说,实在不必太注意。放松身心,不存目的,不刻意寻找一个投诉的对象,那份自在和愉快,必定是不同的。
➢ 我总以为,朋友的相交,最可贵在于知心,最不可取,在于霸占或单方强求。西方有句谚语,说:“朋友的可贵,就在于自由。“
➢ 问题是,当人,一旦忘记了距离的“极重要“和”必需“时,太过亲密的交往,往往将朋友这一个随时可能改变的关系,弄成复杂,甚而难堪。
➢ 朋友是不能要求的,一点也不能,因为我们没有权力。
➢ 虽说好友有通财之义,但是急难时,总得等对方首先提出愿意相助,才叫不强人所难。
➢ 一个好朋友,首先必须为对方设想,金钱之事,能不接触,是最体谅朋友的一种行为。除非生死大事实在走投无路,可开口商榷。但如芝麻小事或要朋友一同“上会“被拒,该怪责的当是自己,不是他人。
➢ 人,在本身体内自有韧性与生命力,不会因为朋友疏远而去跳河,了不得十分悲伤,但时间久了,也是会过的。我们实在不必为对方想得太多,而低估了对方失友之后的再生。不会死的,请对方自己处理去吧。
➢ 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热热闹闹庆喜事,花好月更圆。朋友之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不必对方开口,急急自动相助。朋友之中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细水长流。所谓知心也。知心朋友,偶尔清谈一次,没有要求,没有利害,没有得失,没有是非口舌,相聚只为随缘,如同柳絮春风,偶尔漫天飞舞,偶尔寒日飘零。这个“偶尔“便是永恒的某种境界,又何必再求拔刀相助,也不必两肋插刀,更不谈生死与共,都不必了。这才叫朋友。
➢ 男女之间,以纯友情转化为爱情,也未曾不可,相知又相爱,同组家庭,两全其美。
➢ 如果能和自己做好朋友,这才最是自由。这种朋友,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聚而不会散,才是最天长地久的一种好朋友。
关于爱情和婚姻
➢ 禁不起考验的婚姻,终究是要出轨的。
➢ 我深信,许多人的一生曾喜欢过不止一个人,而这种对象,必然在基本上与我们有一个共通的本质,也可以说这一种人性格的优美与光辉恰好是可以使我们极度欣赏的。
➢ 正宇,你说你有痛苦,你喜欢了一个叫做三毛的人;我说我没有痛苦,我却也喜欢着许多人。这其中的区别其实只在一线之间,我不求形相,你求形相;我一无所求,你看似没有求,可是你却求了痛苦。
关于快乐
➢ 我以为,依靠他人带给自己快乐是不很稳当的人生态度。
➢ 快乐的泉源来自于每一个人的内心,如果你心中不快乐,他人是无法使你脱出困境的。
➢ 让那些永不醒觉的人自生自灭好了,如果他们抱怨,我们把耳朵塞起来,因为他们不肯对人生,对世界,对生命,有一丝一毫感激的心。
➢ 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这份快乐,乍一看也许平淡无奇,事实上它深远而悠长,在我,生命的享受就在其中了。
➢ 我要常常微笑,真心的笑,我也可能哭,可是不为挫折而哭,我只为了伤害他人之后的羞愧而哭。
➢ 西班牙有句谚语:“如果常常流泪,就不能看见星光。”我很喜欢这句话,所以即使要哭,也只在下午哭一下,夜间要去看星,是没有时间哭的。
关于美德和懦弱
➢ 凡事不计较,善待他人,觉得讨厌别人都是罪恶,追寻快乐,不批评别人…在我看来都是美德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大部分。但是,不敢伤害一个自己讨厌的人,而情愿使内心所喜爱的人误会,便是懦弱。
➢ 我们常常会对凶恶些的人让步,而放心地去忽略了一些善良而可敬的人。这是人类的弱点与共通性,同时也是天性,这是相当令人遗憾的。
➢ 不要再怀疑美德了,它的含义在生活上每天都可以面对与实行,那绝不是枷锁,那是使良知自由,使心灵释放的秘方。
➢ 美德之中,当然也不能缺少道德勇气,不然,便是懦弱。
关于读书
➢ 相信世界名著,它们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著作,必然不会太坏。
➢ 登堂入室需要长期的培养,用一生的热爱去对待书本都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