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直系和皖系钩心斗角,那边滇系、桂系也没消停。
滇系、桂系的老板唐继尧、陆荣廷心里十分不爽。在他们看来,孙中山无兵无饷,老老实实在总统府喝茶看报不就完了?可孙中山老想着指挥滇系、桂系干活却不给好处。于是这两人决定不跟着孙中山混了。
陆荣廷和唐继尧通过气之后,就开始想办法驱逐孙中山。
1918年1月底,程璧光被刺杀。这起暗杀事件的背后主使一直是个谜,史料提供了两种说法。
主流说法是桂系老板陆荣廷派人干的,他有充分的杀人动机--干掉孙中山手下为数不多的高级指战员。
非主流说法是孙中山的亲信朱执信干的,杀人动机是--程璧光与孙中山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原因不详。
无论如何,程璧光的死对陆荣廷和唐继尧来说总是件好事。
这之后,陆荣廷拿钱收买了“非常国会”里的议员们,并让他们提议:目前这个军政府的组织结构不太合理,过于专制和独裁,咱们应该放弃大元帅单独首领制,多选几个总裁来搞民主集中制,这比较公平,对吧?
比起陆荣廷,唐继尧表现得更加嚣张,他直接跳出来说:“我们应该拥戴黎元洪或者冯国璋为大总统,推岑春煊为国务总理,至于孙中山,还是比较适合游历各国、办理外交。”意思是孙中山你哪儿凉快哪儿歇着去吧。
1918年5月4日,“非常国会”召开会议,孙中山和中华革命党议员虽然坚决反对,但仍然无法获得多数投票,“非常国会”通过了陆荣廷、唐继尧出品的《修正军政府组织法案》。
士可杀不可辱,孙中山立即向“非常国会”提出辞呈,并发表大元帅辞职通电。
他在电文中回顾了护法以来的艰难历程,愤然指出:我现在算是看出来了,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军人干政,武夫当国,南北各省如同一丘之貉,没有人愿意遵守法律,顾及民意!
孙中山此时才真正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手中没枪,革命能成吗?枪杆子里出政权,诚哉斯言!
孙中山辞职后,非常国会选举唐继尧、陆荣廷、岑春煊等七人为政务总裁,以岑春煊为主席总裁。至此,改组后的军政府完全由广西、云南军阀所控制。
孙中山于1918年5月21日离开广州,回到了上海那温馨的家中。
“护法运动”宣告失败。
护法运动是失败了,成了“过家家”,但孙中山并没有完全失败。
奋斗了这么多年,他总算有了一支比较正规的武装力量可以借用。
这支武装就是陈炯明整编完毕的警卫军,一般称为粤军,因为陈炯明、孙中山以及这支军队的主要军官都是广东人。
这支队伍对外号称有两个军的编制,其实水分很大,一共才五千人,两个团而已。虽然编制的水分很大,但这五千人并不水,其中有不少人才后来成为在中国军政两界叱咤风云的人物。譬如,李济深、邓演达、叶挺、陈铭枢、陈济棠、蒋光鼐、蔡廷锴、张发奎、薛岳、余汉谋、陈可钰。
有了军队,说话底气足,你们几个臭军阀不是在广州搞政府吗?我孙文不陪你们玩了,我去福建另辟一个天地。
1918年6月,孙中山在上海发话,让陈炯明与许崇智各统一军进攻福建,开辟闽南根据地。
在这支队伍中,除了充满雄心壮志的蒋介石外,还有两个人,一个邓铿,另一个是朱执信。算上不久之前和蒋介石桃园结义的老牌革命干部许崇智,他们四人是孙中山核心团队中为数不多的能够统兵的军事人才。
粤军的主要对手是皖系的福建督军李厚基。
在战争的初期,双方互有胜负。但在关键的大埔和漳州之战中,蒋介石初露锋芒,力挽狂澜,亲上前线率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此后,粤军一路攻破嵩口、丘滨、永泰,直逼福州。
历时半年,粤军成功占领福建南部,孙中山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块根据地--闽南护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