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懒地倚靠在窗边,看着眼前的风景被疾行的公交翻开-----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路边熟悉却略显冷清的商店,公交车内来回飘荡的方言。这些记忆里熟悉的光景,一卷卷,一幕幕,急行而过。暖阳下,虽迷迷糊糊,但也不禁惆怅了些许。到最后,无论我们多么留恋,还是回到了出发的地点,结束了此趟颇有意义的厦门之行。
到站下车后,同伴轻轻地说了句“感觉去厦门的这3天,就像是两个乡下人进城的过程”。我微微一笑,没有任何言语。不是不赞同,只是,3天来的持续兴奋,却在脚掌碰上潮州大地的那一刻起,化作无限的疲惫。
所幸的是,并不需要任何休憩,便能自动地返回原先的轨道,在熟悉的环境里继续向阳扎根、生长,继续青春、继续热血。
次日早晨,被潮州的寒意冷醒,开始了规矩的一天。只是,规矩的一天里多了许许多多的思考。因为好多朋友都在问,为何不提前说一声,就不动声色地跑到厦门去。但问得更多的是,厦门怎么样,哪些地方好玩,哪些小吃地道,哪些风景好看。更有甚者直白地问,这次去厦门花的钱值不值得。
当开始需要组织语言去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才发现,事后的思考使得这次行走变得更加有意义了。
事实上,确定要去厦门,做好旅行路途规划、订好旅舍等预备工作都是在离开前一晚做的。当晚下课九点多,才突然很热血,想要在明天开启三天两夜的二人行。于是开着电脑,和同伴不停地百度。就连曾厝垵这一厦门景点,我还是等到那晚才知道怎么写的。我调侃自己说,这感觉,就像是明天要去参加一场重要的考试,可是我才刚开始预习。原来临时抱佛脚是这种体验。在一旁的舍友笑着回了句,那也不错啊,当作一次小小的冒险。的确,像极了冒险,因为结伴而行的两个人都没有任何外出的经验,在过去的人生里,也从来没有高铁驶过。闲聊时,我们也偶尔嘲笑自己如同上了年纪的老人,一直在这块熟悉的地方养老。回来后,有同学称赞道,这应该算得上是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听到这样的评价,我暗暗窃喜于心中。毕竟,终于为青春抹上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终于够格说自己还年轻。
现在回忆起来,也不知道当时两人是哪来的勇气。因为彼此都是优柔寡断,做事谨慎小心之人。更加相合相契的是,两个人都没有任何的方向感可言。即使从厦大的芙蓉隧道出来,原路返回南校门,我们也能走错。所以,整个旅行的过程中,我负责路痴到底,她负责导航到底。
就这样,我们靠着导航走进了厦门这座旅游城市。回来之后,同伴貌似对这次行走略显失望,她评价说,如果没有足够的钱,那还是不要去厦门了。我承认,相比于我所成长的地方,厦门的确很小资,但是,我更想承认它除了小资以外,所带给我的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味道。
和许多游客一样,触觉最先感受到的便是这座旅游城市的繁荣、发达与朝气。作为一个现代化风景旅游城市,小到公交车、大到各类景点,它都能为你提供各类人性化服务,让一个人切身地感受到一座繁华城市所能给予的各种便捷与舒适。但这种味道,于我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更加着迷于这座旅游城市的静谧、安然与祥和。以及,由于陌生,所给予我的自由与无拘束。也许,很难理解,这样一个人流密集的景点竟和静谧扯上关系。但是,清晨间鼓浪屿的巷道,午间悠长的林间小道,诸如此类被忽视的美丽,都显现着奔跑后休憩时安详的模样,让人感到无限的惬意。也许,就在不经意间,你也会和我一样,被这座城市的安静与可爱所折服。
或许,是因为早已看惯了它表面的光鲜亮丽,所以会择一日清晨,在街巷店铺的门还紧掩着,游客还在旅店休息时,看到了繁华背后的质朴与本真。这种感觉,就像吃惯了大鱼大肉的食客,忽然喝到了一碗清粥。虽然普通平凡,但却更入心。
是的,于我而言,厦门有两种味道,能繁荣但也能静谧,能有活力但也能平静。虽然,还不够格在厦门小资,但也觉得这次旅行很美好。也许,对我而言,对很多人而言,去哪,真的不重要。或许,能够暂时离开熟悉的地方,去寻求一个放空身心的机会,本身就足够让人满足,足够使人觉得美好。
至此,我忽然想到李欣频在《希腊---一个把全世界蓝色都用光的地方》一书中,提到了旅行强迫症患者的25个借口,其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有527人出国是因为没钱找心理医生。想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微微一笑,虽然谈不上出国,也没有心理疾病,但,无可否认的是,短短3天的行走,于我而言,也是放空自我,洗涤心灵的过程。
就这样,在把所有的感受转化为文字后,才明白,原来旅行是一道佳肴,只是每个人所渴求的都不一样,自然吃不出相同的味道。或甜或淡,或喜或悲,都是一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所以,在文章的最后,也祝愿所有在路上的人,都能有幸品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味道。愿你们的旅行能始终有故事,有阳光,有美好!
(来自: 自由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