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礼记》记载:砚冰释,命儿童入小学,学篇章。八月暑退,命儿童入小学,如正月焉。就是说,等到正月过后寒冰消逝,儿童可以送去小学了。八月份暑气消退,可以送儿童去上小学,就像正月时候一样。
农闲的时候,刘备和其他宗族子弟就到村里的学校上学。
此时的刘备读书不用功也不刻苦。东汉时期的学校管理很严格,王充《论衡·自纪篇》称,“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刘备因为贪玩,没少被老师责罚。
刘备的母亲,感慨于刘备祖父的事业无人继承,看到家道中落不禁感伤,她咬紧牙关,决心要让刘备重振门楣。她生活很是节俭,常年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茶淡饭,把钱一分一分地省下来。喧嚣的集市锻炼了刘备,让刘备近距离体验交流的技巧,听着异域风情的故事、以讹传讹的传说,刘备的眼界比身边的同龄人知道得多。
再大些的时候,一到农忙时节,刘备就到地里干些农活,体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勤,感受着普通百姓的酸甜苦辣。家庭、学校、集市、农田,他的身份在四个不同的领域,适时变换。因为见多,所以识广,他生性宽厚、正直,经过生活的磨砺,更加坚毅成熟,和身边的同龄人比起来,他已经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的沉稳。
刘备往来于家庭、学校、集市、农田,凭借着自己宽厚待人的真性情,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朋友也格外多。简雍,和刘备一样,都挺讲义气,也都有文化,两个人一见如故。而且,简雍口才非常好,刘备喜欢与他交往,每当刘备自己难开口的时候,简雍拍拍胸脯,“让我来”。
临近县城的牵招,有时候也跟着朋友到涿郡,和刘备同样义气相投,结为生死之交。晋代的孙楚在《雁门太守牵招碑》中,高度赞扬了两人之间的这段友谊,“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
刘备为人仗义,他朋友多、见识多,相较同龄人早熟一些,伙伴之间出现矛盾,刘备就出面调解,大家都很信服。刘备在伙伴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看到伙伴们的心服口服,刘备也觉得自己是佼佼者。正如马太效应那样,越成功越自信,越自信越成功。
刘备梦想着成就一番事业,梦想着出人头地,但是具体是做什么?是当一个读书人,走举孝廉的正途?还是去从军,九死一生封狼居胥?亦或是留在家乡皓首穷经传道受业?刘备没想过,也不清楚。
此时的贵族子弟正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之下,历练着自己纵横捭阖大局观和驾驭权术的能力;在自家豪门的交际圈里,接触的自然多是非富即贵的风流人物,他们有意无意地模仿学习。袁绍、曹操凭借着自己的聪慧,渐渐在贵族子弟当中小有名气;孙策则跟着父亲孙坚来到战场,感受凄风冷雨和胜利酣畅……很明显刘备输在了起跑线。
论硬件,刘备当然无法与袁绍、曹操、孙策等人比。论软件,袁绍、曹操和孙策站在先人的积淀之上,接受着帝国上乘的教育资源,刘备处在小地方,耳濡目染的更多的是生活碎碎的细腻,缺乏睥睨天下的宏观,所以,刘备大局观的培养比不上曹操、袁绍等人,这也成为阻碍他日后取得更大成绩的短板。但是,刘备也有自己的优势。优越环境虽能使生活其中的人养就平和的心态,剔除不必要的偏执和仇怨,但也容易消弭人的斗志; 贫困纵然让人“劳筋骨,饿体肤”,但却能够磨练人的意志。
很多家境贫寒的子弟,因为家境的卑微,变得自怨自艾,甘于沉沦,但也有许多贫民子弟在贫困的生活中历练品性,逐渐脱颖而出。
不过,话说回来在注重门第的封建时代,仅凭一些优秀的品质,还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长阶段,他需要较为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以及一些安身立命的本领技巧。这些,都是私学里的老师所不能给予的,刘备需要一位更好的老师。在这方面,刘备无疑是幸运的。
公元175年,刘备15岁。此时的涿郡正在几乎沸腾的气氛中,大街小巷都在评论着什么。这一切的改变,只因为做过九江太守的卢植告病归乡。回到涿郡后,估计卢植打算进自己的微薄之力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因而闭门讲学。
卢植,字子干,年轻时和经学大师郑玄拜当时的儒学大师马融学习。马融,平生著述颇丰。马融讲学有一个特点,喜欢“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大部分学子看到美女妙曼的身姿口干舌燥、耳红面赤,仿佛无人搭理的穷书生遇到了美丽绝伦的聂小倩。
然而,卢植每次听课从来都是目不斜。
这世上有几人能做到直面挑逗无动于衷?又有几人经得起温柔富贵乡里的含情脉脉?卢植的专心,让经历过世道变迁、人生峰谷,目睹过无数才子佳人的马融惊叹不已。卢植凭借勤奋很快得到侍讲的待遇,成为马融的高徒。后来,卢植推荐好友郑玄跟随马融学习。
公元168年,13岁的刘宏登上皇位,但朝政大权实际操控于皇太后窦妙及其父亲大将军窦武手上。六月到来之际,还是布衣身份的卢植听说朝议又要对窦武加封,大胆献书劝窦武“宜辞大赏,以全身名”。身为大将军的窦武看到献书,一笑了之,不予追究以示宽大。
窦武加封不久,就发生了宫廷政变,宦官集团对窦武、陈蕃等人开始疯狂的报复。卢植向大将军提出建议,竟然无心插柳,受到提拔重用。
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朝廷拜卢植为九江郡太守,文武兼备的卢植到任后,很快便平定叛乱。正当卢植仕途青云直上之时,一场大病向他袭来,他不得不辞职回家养病,养病之余开班讲学。
刘备很关注,刘备的母亲更关注。刘备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要想出人头地还得走“察举制”,就必须得到社会名流的肯定。但是,现在的家境已经难以和社会名流产生交集了,自己的儿子距离光大门楣、出人头地的机遇越来越远。卢植的回乡,对刘备是一个机会,一个得到社会名流认可的机会。
刘备的母亲决定送刘备去读书,平日的省吃俭用加上刘元起的资助,刘备带上行囊和刘德然一起踏上了求学的路程。
卢植他没有老师那么多美女,但是,授课更加精彩。他精通各种儒学经典,加上他常有匡扶社稷、救济世人的志向,所以他的课程既传授知识,有陶冶情操。
《后汉书·卢植传》中记载:卢植曾谨略陈八事:一曰用良,二曰原禁,三曰御疠,四曰备寇,五曰修礼,六曰遵尧,七曰御下,八曰散利。用良:让州郡核举贤良,随才任用。原禁:对党锢之人多加赦宥。御疠:安葬无罪被害的宋皇后的亲属。备寇:优待侯王之家,以防变乱。修体:征召像郑玄那样有才德的人。尊尧:按时对郡守刺史进行考绩。御下:杜绝设宴请托之类的恶习,责成有关部门办好荐贤之事。散利:建议刘宏不再蓄积私财。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卢植对士人的同情、对人才察举的思考以及对法家思想中用制度管人理事的推崇。
他根据自己的从政经验,将一些法家思想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课程。
刘备跟着卢植学《荀子》,在“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懂得了学习要有毅力;在“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中了解了学习的意义,从此刘备一改“不爱读书”的毛病,朝着修齐治平的方向迈进。
刘备跟着卢植学《礼》,这让刘备懂得如何去尊重读书人,怎样的礼数才能合乎规范,朴质的内心经过礼仪的规范,那就是一种能够让农民、商贩、知识分子等群体都愿意接纳的力量,他们都能从刘备的身上感受到同类的亲切,同时在刘备的身上又能感受到自己所缺乏的品质,这些为日后刘备让不同阶层、群体倾心追随打下了人格基础。
刘备跟着卢植学《诗》,这让刘备的文学造诣也有了质的飞跃,再后来的日子里,虽然没有像曹操那样文采斐然,但也留下了诸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传世经典。
刘备跟着卢植学《尚书》《春秋》,这让刘备明白了百姓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国家兴旺的基本规律,从卢植的政治理念中,刘备渐渐明白“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也更加清晰地知道党锢之祸的孰是孰非。
刘备跟着卢植学《韩非子》,在“欲速则不达”中懂得了先谋而后动。在“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中懂得了赏罚有信的重要意义。在“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中懂得了待人真诚可以得人心。在“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懂得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懂得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
卢植深深影响刘备。刘备称帝后,以儒家思想为正统,使得蜀汉是三国之中唯一的也是最纯粹的以儒治国的国家,蜀汉也因此出了诸如孟光、杜微、尹默、许慈等儒学大师。同时,刘备也很注重学家思想,格外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专门安排诸葛亮、法正、李严、伊籍、刘巴等人造《蜀科》,依法治蜀。
这段求学经历对刘备而言,是非常重要和宝贵的。这让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处在发展阶段的刘备,得到了更加正规、系统的儒学教育,而且经过法家思想和经验实务的武装,变得更加经世致用。
如果说求学前的刘备对出人头地的概念停留在好官上,那现在的刘备对为何做好官、如何做好官有了理论上的准备。做一个像卢植那样的国家栋梁!这个志向在刘备心中开始发芽。
这次求学的收获不止于此,刘备还遇到了人生中一位贵人,那就是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