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文枫
企业管理者,留英医学博士,人工智能领域硕士。高效能工作方法倡导者,个人精力管理和GTD时间管理教练。
生活中有许多会引起我们疲惫的原因,既有体质、疾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也有不良习惯、工作和家庭压力带来的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它们将会像病毒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你身上,形成恶性循环,慢慢地吞噬你的精力。如果你正在面临疲倦的困扰,下面八个方法让你的生活重新充满活力!
一、提高睡眠质量
对于很多人来说,睡不好是造成疲倦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先来罗列提高睡眠质量的有效方法:
1、首先你需要制订一个规律的作息时间。科研数据表明,固定的睡觉和起床时间对于身体能量快速恢复非常重要;
2、让你的卧室保持舒适,例如让睡枕符合人体颈椎生理曲线,棉被松软,室内温度适宜,此外还要尽量安静;
3、每天早一点吃晚餐,而且不宜吃得太饱;
4、减少白天睡觉的时间。如果白天睡得太多,晚上很可能不能快速入睡;如果你翻来覆去久久不能入睡,不要躺在床上想太多。立即起床,离开卧室,做一些可以让你放松的事情。等到感到睡意来临时,才回卧室睡觉。
5、培养一个在上床前可以让自己放松的习惯:比如阅读、听音乐或其它可以有助于放松的事情。
6、如果条件允许,睡觉前可以泡个热水澡。在保证自己不会被烫伤的情况下,水温越高越好。泡澡时间持续20分钟为宜。
7、如果你正被一些烦心的事情困扰,却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你可以把它写下来。暗示自己会在第二天早上处理这件事情,然后安心上床睡觉。
二、规律的体育锻炼
很多被疲倦困扰的人,觉得自己没有力气去做任何运动。但是长期来看,有规律且适度的锻炼可以让人减少疲惫感,让身体充满活力。
你可以制订一个锻炼计划,试着从一些小运动开始,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周或几个月时间里,逐步增加运动量,最终达到每天运动半小时以上的目标。刚开始时,不要担心运动量太小。即便是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只要每天坚持,那也非常好。无论怎样,你都需要通过锻炼来增强体质。
散步是最轻松的锻炼,很多人喜欢打球、游泳或者骑自行车。当然,如果你有没有其它的运动爱好,就热烈拥抱吧。如果真的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去向那些有经验的人讨教,让他们跟你一起制订锻炼计划。
如果你运动过度,可能会感觉到更加疲倦,这时千万不要放弃。你只需要做一些调整,适当减轻一些运动强度。在完全适应调整后的运动强度前,不要轻易增加强度。尽量让自己在每次的锻炼中,达到轻微的呼吸急促和出汗的程度。
三、逐步摆脱对咖啡因的依赖
用几周的时间,逐步摆脱对咖啡因的依赖。咖啡因虽然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感到兴奋,但是长期来看,它可能让你的生物钟紊乱,降低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咖啡和茶含有大量咖啡因,但却不知道巧克力、可乐、能量饮料、止痛药和一些中草药中,也含有这种化学物质。如果你不清楚哪些食品和饮料中含有咖啡因,记得下次购买前,先看一下标签上的成分说明表。
四、控制体重
如果你身体超重,适当减肥会让你感觉到不那么疲倦。不要采用过度节食的方法,这种做法弊大于利,并且会让你失去活力。除了健康饮食,最好的减重方法就是运动了。
如果你太瘦弱,身体缺乏肌肉,那么能量很难达到到正常人水平。你需要通过运动和健康饮食来塑造强有力的肌肉。
五、制订工作计划
尝试为每天或每周制订工作计划。尽量遵循时间均分的原则,避免把事情集中在短时间内仓促处理。在经历过非常忙碌的一天后,可能会让你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都感到精疲力竭,很难完成任何事情。
六、设置合理的期望
对自己不要太苛刻,设置合理的目标,避免持续的挫折感。要明白,欲速则不达!如果你已经疲惫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要强迫自己在一夜之间恢复到正常状态,而是应该回头去仔细想想:
• 是否正是由于对自己要求太高,才会感觉到疲惫?
• 是否在工作、休息和享受生活间保持着较好的平衡?
• 是否应该重新思考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七、别相信那些没用的“神丹妙药”
我们都希望能有一个神奇的方法,让我们的疲惫感瞬间消失。
因此,一些公司或个人为了迎合我们的需求,会用一些怪异的食疗法(比如含有某种特殊维生素、矿物质、咖啡因的食品)或睡眠法(比如“达芬奇睡眠法”)来作为噱头,宣称他们的方法能达到这个目的。
然而,目前没有任何的科研证据表明这些方法真正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八、疲惫感仍不见好转?
在认真试用了以上的方法后,如果你的疲倦感并没有好转,那很可能是因为有其它特别的原因。
这时,你应该去问问医生,看看自己是否患有以下疾病:甲状腺病变、贫血、睡眠呼吸暂停症、焦虑、抑郁、不宁腿综合征(腿部处于休息时出现难以忍受的不适)。
有少部分人群长期处于不明原因造成的严重疲惫状态,以至于根本无法胜任日常工作。这可能是患上了肌痛性脑脊髓炎或慢性疲劳综合征,也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此文讲述了缓解疲劳的常见方法,如果想进一步了解造成疲劳的原因,可阅读文枫博士的另一篇文章《是什么原因,让你的生活疲惫不堪?》。或者关注必顾健康公众号(bigujiankang),参加文枫博士主持的精力提升公开课和训练营。
参考文献
• CFS/ME Working Group. Report of the CFS/ME working group: Report to the Chief Medical Officer of an Independent Working Group. 2002.
• Royal College of Physicians.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London: RCP, 1996. (Report of a joint working group of the Royal Colleges of Physicians, Psychiatrists and General Practitioners).
• Calverton MD (2002) Health behaviour in school-aged children, 1997-1998.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Macro International.
• Watt T et al (2000) Fatiguein the Danish general population. Influence of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disease.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 54(11): 827 - 833.
• Andrea H et al (2003) Associations between fatigue attributions and fatigue, health, and psychosocial work characteristics: a study among employees visiting a physician with fatigue. Occup. Environ. Med., 60(90001): 99 -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