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再次走进孙犁故居,是因为一个学习交流的采风活动。
时值隆冬,却没有多少寒意,天空高远净透,一碧如洗。柔纱般的白云丝丝缕缕,静静的悬浮于蓝天之上。阳光明亮而柔和,为这个色白的冬日小城带来一片宁静祥和。
九时,依约来到集合地点,稍做停留后,便随作协的老师们一同驱车前往。
车子在宽阔平坦的马路上向前奔驰,除了偶尔的几句交流,思绪一直在脑海中断断续续起起落落,亦如窗外的村庄、田野、树木,陡然而来,又倏忽而去。
2/ 氤氲四溢的荷香,翠绿茂密的芦苇,随风飘扬的芦花,沁人心脾的清风,本是描述抗战斗争的文字,却充满着诗情画意,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样一篇灵动鲜活的文章以及字里行间所呈现出的冀中人民保护家园的感人场面、那些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身上的人性美善,让学生时代的我记住了作品的名字《荷花淀》,也记住作者的名字一一孙犁。
《荷花淀》,《芦花荡》,《风云初记》,这些作品曾经让我那么的着迷。漫漫冬夜,寒意凛凛,一盏昏黄的煤油灯,见证了一个稚嫩少年趴在被窝里的聚精会神和全神贯注。充满魅力的故事和清丽隽秀的文字,常常让我忘记了时间,有时甚至通宵达旦、直到天亮浑然不知,被母亲一顿数落。
当老师告诉我,作者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小说,散文大家;当老师告诉我,写出如此优美文字的人竟出自我家乡的孙遥城村,惊讶、欣喜、崇拜之余,更让人顿生亲切和敬意。
3/ 高中时的一个冬日夜晚,我一如往常来到同学家中,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那晚的作业是一篇作文,我们一边写一边讨论着什么,我说起我非常喜欢先生的散文,那位同学则对浩然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感兴趣。谈兴正浓时,教我们体育的贾老师从三里外的学校赶来捡查学生做作业的情况。贾老师多才多艺,特别是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谈到孙犁先生,谈到先生创立的荷花淀派,谈到丛维熙,刘绍棠、韩映山这些领军人物,老师说得眉飞色舞,我们听得热血沸腾。
对先生的好奇和敬佩、青春少年的无所畏惧,让我们在几天后的一个周日,踏上前往先生家乡的路、三十里外的孙遥城村可不是一个近距离,四个人,两辆破旧的自行车,一陪颠簸在滹沱河南堤上,刚刚走了七八里路,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一次由憧憬和向往引发的探寻之旅就此夭折,自然免不了有些扫兴和遗憾。
4/ 毕业后走向社会,让我一下子理解了什么叫猝不及防和不知所措。现实完全不是学生时想象中的样子,生活的拮剧和窘迫让我再也无瑕顾及对文字的喜欢。特别是结婚以后,有了家庭和孩子,更是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上班,打工,学徒,东奔西走、寻寻觅觅中温饱勉强得以解决,日常的开销却依旧是一个大问题。我无法停下脚步,脑海中也被生活的压力填充得没有了一丝缝隙。生活的忙碌和劳累,日子的烦恼和忧愁,让我没有了一丁点时间和心情,那些喜欢的书被束之高阁,日子稍长,竟不知放在了哪里。
改革开放如一盏明灯照在了心头,也让我踏上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创业之路,伴随着一路前行,一路收获,日子也由艰难走向富裕。斗转星移中,一些憧憬成为现实,一些向往又成为了过去。而对文字的喜欢,一直存放在内心的某个角落,虽无暇顾及,却从不曾忘记。特别是对孙犁先生这位家乡的文学大师,好奇心和敬佩之情在岁月悠悠中从未消减,常常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会不顾一切地闪现在脑海里。
5/ 不惑之年一个深秋的午后,去深泽县城回来的路上,脑海中忽然想起学生时代那个未能成行的遗憾。没有丝毫的犹豫,我调转车头,向先生的故居驶去。那天小雨淅沥,空无一人的老街,泥泞湿滑的土路,老旧的房屋,还有风中晃动的枝条,让我感到了一丝如天空阴郁般的忧绪和凝重。
老实讲,第一次走进先生的故里,我是有些失望的,这源自街边门洞里一位躲雨老人的告知,先生的老屋早已被村里拆除,木料和砖瓦也已用于修建学校。目睹先生曾经生活了二十年的故居,如今却已空空荡荡,我的心情陡生一片怅然和困惑。
先生是一个文学流派的创始者,是一位可以载入史册的文学大师,更是家乡的骄傲和自豪,他的旧居是有保护价值的,如今荡然无存,没有了一丝踪迹,斜风细雨中的那一刻,难免让人失落和伤感。
6/ 悠悠思绪中,车子一路向西,可能修路的缘故吧,一时不知路口在哪里,开车的美女老师开了导航,右拐,向北,进入村庄后、在晚华街和荷花路交汇处的路口停了下来。
放眼望去,村子一如去年第一次来时的模样。宽阔的街道干干净净,路边的民房整整齐齐,横的街、纵的路,显示出村庒的空间和层次。天篮,风清,有村民或悠闲地踱着步子,或在阳光下闲叙。新年伊始,春节又近,此刻的宁静,或许就是一种等待,等待着游子回家,等待着亲人团聚,等待着那个翘首以盼,万家欢乐节日的到来。
目光从远处收回,聚焦在先生的故居前。方方正正的大院错落有致,青灰色的砖瓦透出一种古色古香,一条条横竖交叉的砖缝瓦隙中散发着馥郁的历史气息,留存着旧日的光阴。一草一木,无不浸染着岁月风烟的味道,四溢着浓郁的书香。其实我知道,眼前这座先生的故居是复建的,不过七八年时间,这也不是我的第一次瞻仰学习,但我惊羡和佩服的是,设计者的精心设计用心良苦和建造者的精雕细琢鬼斧神工,如此完美的把先生的故居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每一次地到来,都会有着不同以往的收获和感受。
7/ 想起了复建后第一次来到先生故居时的情景。那是去年秋日的一个上午,有幸参加县作家协会举办的创作质量提升促进会。那一次我们是从滹沱河南堤过去的,长堤早已不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双车道平稳而笔直,堤内堤外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青纱帐,远处的村庄时隐时现,掩映在一片浓绿之中。阳光明媚,天空蔚蓝,亦如这一次的冬日之行。
滹沱河奔流不息的哗啦啦流水声中,想起了少年时代的那次遗憾和扫兴,想起了中年时的那次失落和感伤,想起片刻之后,就可以走进先生的故居,瞻仰和感受先生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和人品人格的魅力,这让我一颗心砰砰乱跳,无法平静下来。
"阳光下,本已近至门前,双脚迈上台阶的一刹那,却又停步退后,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合适的距离,我站直了身体,屏住呼吸,凝神聚气,注目先生故居。那一刻,多年前斜风细雨中那个午后寻寻觅觅的情景又一次在脑海中闪现,白洋淀荷花大观园先生汉白玉雕像前我久久不愿离去的画面也一次次在脑海中翻卷,此时此刻,内心升腾出一些无以言说的激动,泪眼模糊中,我看见了先生正面带微笑从岁月尘烟中向我走来,我趋步近前,欲向大师问好,先生却在一缕祥光中倏忽而去。
我使劲睁大眼晴,极力想寻觅什么,却再也看不到先生的身影,唯有大门的上方,莫言先生亲笔题词的“孙犁故居”四个大字朴实无华,遒劲有力,在阳光下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一段去年写就的文字,是我第一次来到先生故居前心绪翻卷的真实写照。更表达了那一刻内心的激动、兴奋甚至有些紧张的心情。
大门、影壁、小池、荷花,磨房、佣工房、牲口房、大车棚,四合院布局、外院套内院,正房三间两跨,东西各有厢房。视线之内的这些,只有殷实人家才能拥有,也说明了先生当时家境的富足。
远远得望,仔细得看,认真得听。先生用过的书桌,坐过的藤椅,用过的稿纸,穿过的衣服,睡过的土炕,不同时期发表的作品,各位文学大家的题词题字。所有的一切,无疑让真正意义上第一次走进先生故居的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让我对先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有了很多很多的收获。
那次的创作质量提升会上,文联王彦博主席,作协张从征主席充满深情和希望的讲话,让与会的作协成员和文学爱好者们受到了极大的振奋和鼓舞。而作家乔秀清、孔祥玲、诗人可风老师、分别就散文、诗歌、小说创作所做的精彩讲解和分享,更是让我受益匪浅,也得到了大家真诚而热烈的掌声。
有幸参加那样一次盛会,让我有了很多很多新的认知和感慨,对先生的喜欢和敬仰,对作家们的欣赏和羡慕,让我突然有了对写作久违的欲望和冲动。一篇《荷韵悠悠》,是那次活动后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它是一缕慰籍,一个交待,更是一种心声,一份感动。
8/ 随着市作协领导的到来,这种思绪不再漫延。没有客套,没有拘泥,市作协宋峻梁主席、朱文利秘书长简短精炼的讲话之后,县文联王彦博主席再一次做起了讲解员。关于先生,关于先生的作品,关于先生的家人,关于先生的故居。渊博而丰富的知识底蕴,详细而周到的热情介绍,信手拈来的史料史实,口若悬河,娓娓道来,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时而静静聆听,时而会心一笑。
铁凝、莫言、王蒙、贾平凹、徐光耀、丛维熙,品读着众多大家对故居的题词,回味咀嚼着王主席对先生及先生故居详细的介绍,我来到先生的半身铜像前。看着先生温和的眼神,沉思的表情,我感受到了一种庄严和神圣,也再次荡起激动仰慕之情——那是家乡人的亲切,更是一个文字喜欢者、一个后生小辈参拜长者故人的敬仰和敬重。
自古博陵多才俊,百年荷香润故园。院落间,大门前,书桌旁,土炕边,置身先生故居,我的思绪在游走,安平,这片冀中平原广袤而丰厚的沃土,孕育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古圣先贤。先生,作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无数业界名人、专家学者、诗人作家、文学爱好者慕名而来,或拜谒、或瞻仰、或交流、或学习,无一不为先生的默默耕耘、勤奋努力所感动,被先生的低调谦和、著作等身所折服,更对先生的真文字、真性情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和敬重。
9/ 时间匆匆而去,不觉时近午时。迈出大门的那一刻,我不由自主地再次回眸,眼前这阔大的黑色大门于冀中平原上普通的农家并无两样,唯有门楣上莫言手书的“孙犁故居”四个大字,显示出它的与众不同。注目间我有些激动,眸眼温热,有那么一刻神情竟有些恍惚,我分明看见,大门开开合合,一个青布长衫的清秀少年进进出出,二十年时光,少年在这里领略了人生之初的温暖亲情后,在风华正茂的青春年华,怀惴梦想,依依不舍地走出家门,走出村庄,走向大地,走向他憧憬和向往的远方,
一代文学大师从这里走出去,无数个文学爰好者跨进了这个大门,先生一生勤奋,默默耕耘,淡泊名利,低调谦和。唯有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是他的心心系之。一些高官名人可以不见,但家乡的普通百姓却热情有加,一些珍贵的史料文稿视若珍宝、不肯示人,却对家乡的需要毫不犹豫、慷慨大方。先生的故居被拆除,木料捐给学校,还出资支持,应该有先生对老屋的不舍,但更有对家乡的眷恋、支持和热爱。
让人欣慰的是,故居的复建,让很多很多先生的追随者、敬佩者、崇拜者有了心灵的寄托和慰籍。无数个文学爱好者从这里获得了信心和收获。犁花翻卷,这片孕育了一代文学大师的土地会更加丰沃,荷韵悠悠,相信百年故园一定会人才辈出,荷香四溢,香飘万里。我想,一生对于文学后辈总是尽力扶持、抱有火一般热情的先生,在天之灵,亦会感到欣慰的。
10/于写作,我是一个真正的小白,能够参加市县两级作家协会的这次采风活动,无疑是一种极好的学习机会,我是欢喜的,亦是荣幸的。在这里,一句题外话,是我对文联王彦博主席、作协张从征主席一直以来支持和鼓励的感谢和感激。
我只是一个文字的喜欢者,我甚至都不敢说"热爱"二字,因为我觉得,如果热爱,就要为之付出,为之努力,迫于生计无暇顾及,不过是一个托词,很长时间包括现在,我的心是游离的、浮躁的,虽有它的无奈,更多的是心性修行的欠缺。但对先生的敬佩和崇拜却是不容置疑的。
我知道,再次置身先生故居,也有了进一步的看到和了解,但这只是一种远望,我是无法靠近的,我只能静静的去感受,用心的去体会。自然,我更不敢去评价先生。写下这篇文字,只是内心情感的一种自然流露,是我发之肺腑的真实心声。有幸参加这样一次采风活动,也只是文学高峰下的再一次仰望,文学殿堂前又一次虔诚地朝圣。
11/人近暮年,我愿意做一只小小鸟,虽然我知道,在写作的天地里,我是无法到达远方的,但我依旧愿意展开翅膀,哪怕在天空只留下一丝痕迹。
如同我喜欢、敬佩、崇拜的先生,我不奢求什么靠近,我也无法靠近,但,许我仰望,就是我的满足,就是我的欢喜,就是我的欣慰和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