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演讲】:从2分到5分
2018年是初识头马的一年,是锻炼自己上台勇气的一年;2019年就是专心练习演讲的一年。
到目前为止对自己并不是特别的满意。伟华让我写一个长长的复盘,我说我还没有到达一个我满意的里程碑,我不愿意写。
但是整个10月在我的演讲生涯中留下很重的一笔,让我对演讲有了更加宽广的认知。
第一个认知是关于自己。
在公司燃点的决赛中,我们说,我们还没有去过上海,我们真的很想很想一起去上海。所以整个比赛,不是为了自己而比,而是为了整个团队去比,沉甸甸的责任压在肩头。
自己这次比赛中,第一次尝试一篇稿子,反复打磨背诵,精心雕琢,果然进步很快,打通了感情线,打通了激励线。第一次打通的时候对自己很骄傲,第二次打通的时候反而更多的是焦虑,因为察觉到自己还远远不够:我沉浸在自己的感情世界里,像一个琥珀。别人看得见我的喜怒哀嗔,但是走不进来。
如何抓住观众产生心的共振?我懵懂的摸索着。
第二个认知是关于舞台。
在燃点决赛的时候,我们组没能拿到自己期望中的分数,都特别失落。
我用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强行解释这个逻辑。但是后来和茵茵聊天的时候,有一句话给了我启发。
在舞台上,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你能把high点铺的多高,你能把全场的氛围推的多高。
我不得不承认,这点我很平庸。
后来在大湾区的比赛时,有个评委是这么说的:
“比起语言、动作,其实最重要的,是你让别人印象深刻的能力。有多少人,是走出这个场地,还能让别人记住你的故事的?”
这句话就像黑暗里划破的一道光,点醒了我。
我想起来,在去看茵茵打大区比赛的时候,我对当时拿冠军的《早起》很嗤之以鼻,但是半年过去了,他那句“一个人无路可走,一群人无路可退”却被我用了无数次。也许这就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力量。
非常抱歉的是,我是一个从小就没有很大存在感的人,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一个人独处并感到快乐,在人群之中会淹没。存在感——制造高光——印象深刻,也许是我第二个需要去打破的能力。
第三个认知是关于世界。
茵茵有一次和我探讨演讲的时候说,别人喜欢你的演讲,其实是喜欢演讲背后,你生活的样子。
10月最值得纪念的,就是自己从头马的舞台,走到公司的舞台,走到外面去看看更多的世界。
我喜欢去看世界不同的样子。
原来有这么多人喜欢去演讲,原来有这么多种风格,原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故事。
在头马,经常听的故事,会是自己或者爸妈的故事;
在公司,经常听大家讲自己和客户的故事;
最有意思的是去了大湾区,体会到了两地人们完全不同的思想观念。内地人的演讲都是又红又专,不管前面讲什么,最后一定会拔高立意;但是澳门人却觉得这样很大很空很奇怪,他们更开放更自我,更喜欢听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闪着光的小故事。
世界很有意思,我还想去看看。
给自己创造一个有趣的世界,你就会有别人喜欢的故事;和别人眼睛的对视,你就可以和对方心意相通;带着对方走到故事的至高点,就好像美好的夜晚那最绚烂的一束烟花,是一个难以抹灭的记忆
演讲也是一件造梦的事情呀。
从2分到5分:2018年勇敢上台得1分,2019年开启演讲得1分,打通感情1分,打通激励1分,到处去看看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