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的历史源远流长,关于造物的起源,“圣人创物”之说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如《三皇本纪》有“神农揉木为耒”,《墨子·韩非子》有“奚仲作车”“巧倕作舟”等。《天工开物》也从“圣人创物”展开,侧重论述百姓日用的造物技艺,强调造物的实用性。
一.《天工开物》:凝结智慧结晶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八章,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的思想编排章节顺序,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技术,绘制了 123幅插图,直观地呈现传统造物的历史画面。
丁江文先生评价此书: “三百年前言农工业书如此其详且备者,举世界无之,盖亦绝作也。读此书者,不特可以知当日生活之状况,工业之程度,且以今较昔,吾国经济之变迁,制作之兴废,亦于是中观焉”。明代读书者往往倾注于其性理玄学。《天工开物》著者宋应星与宋明理学“性即理”、“心即理”的认识路径不同,重视见闻、调查与试验,强调分析与鉴别,驳斥迷信,坚信万物皆变,深入挖掘各造物门类之间的内在关联,归纳总结出造物的一般规律。
二.尊重自然
在农耕文明阶段,人们的造物受制于有限的生产力水平,习惯于将造物活动与自然天象、四时轮回、五行相生相克等相关联,在看似不相干的天与人之间建立起神秘的对应关系,受大自然的四时变化影响较深。古代《月令》概括地告诉君民,他们应当按月做什么事,以便与自然力保持协调。
古人造物遵循自然运行的时序,如《考工记》论述“弓人为弓”时说到“取六才,必以其时”,以及造弓的时间要求“凡为弓,冬析幹,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吕氏春秋·审时》:“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强调时令对农作物的收成有直接影响,这些都体现古代“重自然”的哲学观,与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一脉相承。
尽管造物观念受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变迁而不断演变,但“尊自然”的观念始终贯穿于传统造物之中。晚明时期,一位普通文人宋应星深入日常生产与生活中进行广泛调研,记述了民间尊重自然之理而造物的现象,总结归纳于《天工开物》一书中。
三.顺物性
人类的生存需要各种物资,有时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取,有时需要人工开发,或进一步改善自然特性,从而有益于日常使用。晚明宋应星认为物资的创造要有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天生地宜”,二是“人工运旋”。大自然拥有神奇的力量,巧生万物供人们使用。
“作咸”篇中指出: “凡滇、蜀两省远离海滨,舟车艰通,形势高上,其咸脉即蕴藏地中”。大自然对那些不能种植蔬菜五谷的不毛之地,舟车不通、运不到盐的地方,都会有盐产,但需要人工去取用。自然界虽蕴藏丰富的资源,但有些不会自动变成供人使用的物质,需要人主动运用技术去开发,才能转变成可用之物。如“膏液”篇云: “草木之实,其中蕴藏膏液,而不能自流。假煤水火,凭借木石, 而后倾注而出焉”。
《天工开物》不仅继承顺物自然、人工运转的造物传统,还提倡物尽其用的造物观念,如铸造釜以废铁器为质,有裂纹的砖可以“埋藏土内为墙脚”,制作榨油工具时指出“散木有完木之用也”,这些造物技艺蕴藏深邃的历史文化。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社会生产模式从手工艺到机械工业再到信息化逐渐走向智能化,给人们带来了品类丰富的物品,提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结语
《天工开物》中没有记录为宫廷阶层服务的造物技艺,也没有造物等级制度的阐释,而是详细记述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造物技艺,揭示造物功用性的本质,展现造物与世俗生活、日常情感的融合。“制器尚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造物活动的意义所在,启迪当下造物设计回归其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