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到现在十年,房子一直是心头的一根刺,时不时扎你一下,挑逗神经。
才开始工作,住宿舍,并不觉得房子多么重要,也就那样过了。并且知道工资跟农民工差不多,家里更不可能支持就那样过去,错过了黄金期。
后来在出租房,电脑被偷2次,那个心酸。想想被偷的东西都够买当时一两平米,并且在街上看到首付才需要2万的小公寓,想想自己也可以买,所以买房就上了日程。但是当时毕业才2年,男朋友还是想回老家,各种别扭就拖了下来,之后房价各种高涨。想买还是犹豫。一个同事买房,问她说是否怕跌,她说反正都是要住,所以买了。最终自己也在11年买了房买了车。2个房间,开始还是比较满意的。2个人白天在公司,晚上回来睡下觉,并没什么不妥。
后来大女儿出生,也就那样住了下来。虽然两房已经挤了,但是并不觉得非常想买第二套房,就那样过了下来。随着二女的出生,工作的地方离家半小时,怕妈妈自己带2个小孩不方便,就去松山湖租房子住。房租加管理费2500一个月,可以接受。开始错过了申请公立幼儿园的时机,报了个普通的私立幼儿园,2000一个月,各种差乱。自己喜欢的幼儿园3000一个月,租房加学费鸭梨山大啊。后来幸运的一家新开幼儿园可以收公费生,不过刚刚装修好,牺牲健康还是钱?最终选择牺牲健康,也许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好妈妈。就这样,买第二套房就在心里萌牙,并且促使自己要去行动。
今年三月四号那天跟老公商量再买房,但不在松山湖,毕竟2万一平米买下来,后面的日子就辛苦了,当年错过了就只能错过。就是孩子上私立学校的成本也比买房低很多。但是可以买其他镇区的小房子。才开始老公很生气,后来说先看看。中间去香港迪斯尼玩了两天,也没去看房子。转眼间3.17两会结束,美元利率上涨,各种购房调控升级,新闻大涨大跌都铺天盖地的传来。自己在周五感冒,鼻子眼泪直流,周六本来是补班的,也请病假在家里躺着,各种眼泪鼻涕。下午去社区医院,拿了点药,吃完后更难受,继续躺。看房计划取消。
现在坐在宝宝的早教中心,妈妈带小宝上课,自己就手机打打最近心得。旁边一群妈妈谈孩子上学,培训课程之类。想想买房如果是改善需求,那么高的房价,欠200多万,除非事业上有很好的预期还是可行。如果上学,也值。但没那个实力,就不如静下心来提升自己才是真的。否则买与不买,都是揪心。
生活中不乏精英与人才,他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努力去挣很多很多钱,但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人,就算很努力,也就连眼前都过不好。如果不是华为的进入以及东莞政府对松山湖教育的投入,房价不会上涨那么快。教育牵动父母的心。但是其他普通的学校就不行吗?
其实买与不买,老公和两个宝贝并没什么意见。特别是大宝,刚刚去松山湖的时候,一直想回自己家找好朋友,住了差不多一年也就习惯了,还在幼儿园有了好朋友。就是搬在多次家,她也会慢慢认同。而小宝贝呢 出生两个月就跟着我去了丽江住了段时间,然后就去住租的房子里,对于漂泊她应该是习惯的。想想也许不安定的不是生活而是自己的那颗心。
而教育,未来不管上什么学校,相信如果有父母的陪伴 ,有父母的支持,不会太难。毕竟她们以后的生活就如现在的房价一样,无法预期。让租房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