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晓君
我又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醒了,又像往常一样顺手从旁边的床头柜上拿起手机。看看时间,确实还早,外面是一团漆黑。
我睁着眼,木然地对着天花板发呆,整理着自己零零落落的心情。其实,从十多年前嫁给你成为军嫂后,我已经习惯了孤独一人在家,习惯了一个人发呆。
时间倏忽而逝。蓦地发现,2017年就要接近尾声了。回首这一年,回首过去的那一天天、一幕幕,似乎平淡,而又似乎难忘,似乎痛苦,而又似乎幸福。
军嫂,也许注定是要孤独的。上半年,人武部改革前,你离我们很近。2.26公里,是你单位和家的距离,是你和女儿及我的距离。如果我给你说,你离我和女儿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你也许会发笑。如果我给说其他人说,我们一家人离那么近却又感觉那么远,听到的人也许会发笑。2.26公里,这个距离的确是近的不能再近了。但你说,部队是部队,家是家。你不可能把单位搬到家里,我和女儿也不可能把家搬到人武部。你说训练时经常和官兵们一起跑3公里、5公里。5公里,仅相当于你从单位到家又返回去,即使是3公里,跑到家还绰绰有余。当我给你算这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时,没想到你却不容反驳地说:“如果我半路跑回家,其他人也会跟着拐弯!”你的这个回答,当时我真没听清楚,更没想明白。
记得去年上半年你们部长外出学习一个半月,你说要值班,又适逢征兵宣传,单位人少事多,期间愣是没正儿八经地回来一次。说起你,现在女儿似乎养成了习惯,向我问起“爸爸啥时候回来?”给你打电话常问的是什么,相信我不说你也知道。在这里印证一下,如果只说一句,她会问”你啥时候回来?如果是先给你眉飞色舞的讲点什么有趣的事,最后一句也肯定还是会问“你啥时候回来?”留心回忆一下,你说我说的对不对呢?
军人,也许注定是要远行的。还记得4月份的一天下午,你给我打电话说要去省委党委校学习的事吗?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确实感到有些意外。
远行,对于你们军人而言,就像家常便饭,一声令下,打起背包,说走就走。作为军嫂的我们,也早就习惯了你们的远行。我们刚结婚的那几年,因为交通、通信都不便利,我去部队看望你,常常是好不容易请了假,经过长途颠簸、几次倒车,等到几天后赶到部队,能见到你也还是好的结果。最让人担心的是我风尘仆仆、疲惫不堪赶到部队,你却“负约”,赶往上百公里外的某个偏僻地方执行任务了。
后来,因工作原因你从作战部队调到省军区系统后,虽然岗位先后也有几次变动,但离家都不太远,远行也渐渐少了。因而,那天下午你突然打电话说要到200多公里外的省城学习时,我确实感到有点意外。我在电话中无意中感叹了句“又要远行了”,没想到你却有些犹豫了,从你有点儿吞吞吐吐的言语中,我也感受到了,知道你是担心我腰椎间盘突出,不能长时间弯腰干活。不过,去学习充电是好事,我又咋能会拖你的后腿呢?呵呵,像以往你远行前那样,我帮你列出清单,给你准备好远行需要携带的东西,这不是于无声处对你最有力的支持吗?
7月初,部队开始改革。一天晚上,你给我说军分区领导找你谈了话,要你到军分区任职。你说到机关肯定会比人武部忙的多,先听听一下我的意见。我了解你的性格,知道你已经答应了领导,你也知道我也会像以往一样会支持你的。唉,你到哪儿不还是一样忙呢?
6.8公里,是你新单位和家的距离。只是我没想到,你确实比原来忙多了,你离我和女儿依旧是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
军娃,也许注定是缺少陪伴的。女儿小升初,你却说要把女儿送到离家几十公里外的一所学校上学。学校是省重点中学,教学质量自然是没的说,我也知道你是为女儿好,同时也是为我好,想给我减轻点负担。但孩子从小到大,除了上班,我都一直带在身边,一天也没离开过,俨然成了我的“小尾巴”。况且你常常不在,我庆幸还有女儿陪着。如今你却要我们分开,我又怎么会接受得了,因而还冲你发了火。
开学时,送孩子去几十公里外的学校报到,本来说好我们一起去送孩子的,可临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你却变了卦,说单位有事去不了。没有其它选择,我只好一个人去送。送孩子到校时虽然提前了一个多小时,没料想到后才发现还是比不少人晚了半拍,并且其他学生基本上都是两个三个甚至四个家长去送。查分班名单、去班里报到、办就餐卡、去寝室……我一个人带着女儿跑前跑后忙活了一上午。班里好的位置都有家长占了去,座位多是有人,没人的或放了东西或写个纸条贴到课桌上,用以向他人宣示已“物有其主”。寝室里也是一样,一个房间五张床,是上下铺,下铺也都有人占,床头或放了铺盖或放了包等东西,剩下的都是上铺了。女儿倒是懂事的说爬上爬下正好能锻炼身体。你也知道孩子睡觉有乱动的习惯,女儿睡在上铺,倘若摔下来会如何是好。那次回来后我一直担心这个事儿,在梦中还被吓醒过好几次呢!你如果陪我去了,我想也许不会是这个结果了。
我曾给你赌气说来回接送是你的事了。你答应的倒是爽快,可每次接孩子时,你总是说忙,最后还是落到了我的头上。
我不能原谅你的是因为我仅有的一次出差让你去接孩子时,你开始答应的好好的,结果还是说你忙,竟然要让孩子自己搭车回来,还美其名曰说给孩子一个锻炼机会。孩子还小,也没一个人出过远门,你能放心,我可是担心的要死。我远在外地,即使坐飞机也是来不及了,因而在电话中我冲你吼了起来。你只是静静地听着,是固执己见还是心虚理亏,我不得而知,直到我说每周给孩子的钱除了吃饭、买点日常用品外,又怎么会有多余的钱搭车时,你才恍然如从梦中醒来,匆忙联系一个朋友去接女儿。
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次老师安排的“家庭作业”,需要父亲陪同孩子共同完成。女儿回来后,给你打电话,你说在忙。女儿倒是似乎很理解你,反过来安慰你说知道你们要求严,她能一个人做的就按照要求一个人先完成,一个人做不了的就等你回来共同做。你倒是好,硬是两天没回来一会儿,害得女儿第一次没能按时交上作业。
你时常不在身边,孩子也上学走了,我又回到了咱们刚结婚时的一个人的日子。慢慢地,我又习惯于一个人的日子,就好比我习惯了一日三餐。
11月份初,忙碌了快一年的你休假了。幸福来的太突然,刚开始我还真有些不习惯。白天,往常冷清的家里猛地多了一个人,感觉一下子有了人气,生活节奏也一下子慢了下来。早上,我可以不再如往日那样早起,不必再做饭匆匆,吃饭匆匆,上班匆匆,即使在床上懒会儿也没有什么,起床后从容地洗漱、吃饭、上班,中午吃了饭还能不用再洗洗刷刷,破天荒地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晚上,时常空空的床上竟多了个你,也感觉有点不习惯,生活好像少点又好像多点什么。
幸福的日子流逝的总是很快。你才休假不到半个月,我也才刚刚习惯了你的存在,习惯了你的陪伴,你却又因为单位迎接上级检查考核,提前回去上班,回到了那匆匆忙忙、披星戴月的日子,我也回到了以往一个人独处的时光。
同千千万万个军嫂想比,我感觉自己确实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和女儿离你很近。而那些在大漠戈壁、边陲海岛为祖国站岗放哨的军人们,他们的妻儿想他们时,那时空、那距离,又怎么能轻易跨越呢?
听你说部队还正在向深层次改革,我和你一样相信:部队会越改越好。也请你相信,我和女儿是你的坚强后盾,无论部队怎么改革,无论组织怎么安排,无论你怎么决定,我们都坚决支持你,我们都永远与你同行!
2017年就要结束了,2018年也将满载希望来临了。如果让我言简意赅的描述我的2017,那我一定会告诉你:我的2017,痛并幸福着。因为,我是一名军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