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越来越好了。
曾经总是喜欢担心,还好,世界朝着更有生机的方向生长。
希望在生长,人们充实而又美丽。
上周去了东北。
灿烂的、嘻哈的、混乱的、稳稳的、让我心生敬意的大东北。
拜访了我们的大学。
不同的学院,截然不同的风格,共同的是稳重又开放,是中国的脊梁。
到了云天的学院,见了久闻大名的几位院长。
200多位老师带300多位本科生是什么概念?本科生学习强度不亚于紧张的高中,本科生同样参与做科研。记得第一次见到云天,他是匆忙从实验室赶过来,还以为是偶然,原来是常态。谁说大学在虚度?
任何的话题都能给我们的院长带回他深爱的学校。你说研讨会,他马上就想到给学校引智。又特坦率的说,和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这儿待遇并不很好。我们只能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虽然我们的待遇只有发达地区的十分之一,科研经费也远远比不上。但做科研,并不是需要很多钱才可以做的。我们的老师比的是贡献。
他说,我懂。
说起西方的信用,又聊起中国的信用。
有时候,变化是真的太快,科技的发展,协议是不得不调整。
他说,我懂。
这里生源比不上清华,资源比不上北京,贡献与成果却能和清华一较高下。
必须暗暗赞叹,中国三十年发展的科技动力在这样一群人里。不求名利、默默奉献、脚踏实地、追逐理想、一身正气的学者、老师与科学家们。
为老爸当年考上的大学自豪,为他自豪。
和强哥冰冰一行访问了久违的高中。
是那么熟悉又新鲜,又还是那么紧张又生动。
谁说中国高考制度不好?谁又说中国基础教育薄弱?差点被当初的执念障碍。
长春的同学淘气又认真,大庆的孩子真诚又热情,哈尔滨的父母紧张而负责。
而这些老师们,稳重、开放。
在酒会上,聊起把孩子们送到千里万里之外,而留在家乡的父母,有些人或许不太理解,而刘校说:这是真正的幸福。
其时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我同样也会舍不得。
但他说,我懂。
回京,回到熟悉的环境和心境。
发现曾经自以为懂得很多的道理,却依然会做南辕北辙的事情。
道理说,允许。
而看到不符合自己理性的事情,还是会忍不住地要表达与建议,不管有没有效,只是单方面以为这样会更好。
真相是,她其实已经很好,家庭圆满,物质丰富,敢爱又敢恨。
她很有智慧,她的人生管理得实在很好。
道理说,放下,活在当下。
却忍不住会频频回望,忘了当下、忘了未来,甚至忘了自己。
世界很好,他们原来都很好,各就各位,各自美丽绽放。
是我,差点忘了自己。
还好,我已经看到你了,
你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