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以下的情形,有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嘛?
怎么什么都没干,一天就过去了?
为了解压不停买买买
隔几分钟就要刷下手机
一吃零食就停不下来
沉迷于和别人聊闲天
情绪反复,喜欢抱怨
做事止不住的拖延
… …
你踩中了哪一条呢?还是N条?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其实我们都希望拥有更多时间、金钱和精力对吗?
都希望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目标和意义对吗?
但是你是否会因为想填补内心的空虚而去做某些事,结果发现收效甚微?
机械地吃零食,无聊地刷手机,一逛购物网站就控制不住买买买呢...?
做这些事时我们明明是快乐的,可这种快乐却无法形成持久的满足。
书籍《软瘾》,这是一本带起全美讨论风潮、定义“软瘾”现象的第一书。
作者朱迪斯·莱特从自身经历出发,提出了警醒无数人的“软瘾”概念。我们太多人因为向软瘾投降,而失去了对生活的控制。书中有非常多的详实的案例,能让你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其中介绍的关键技能,应用附录“软瘾应对方案练习册”,它会引导你确定自己软瘾所在的同时,了解到这种行为对你的深刻影响,并帮助你一步步摆脱软瘾,重获充实与自律。所以如果你希望挤出更多时间做更多事,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内心需求,不妨来一起阅读。
如文初所述,那些是软瘾吗?那是一种怎样的行为,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今天行为关键词:“软瘾”。
(原文片段)
软瘾的定义
要识别软瘾,我们需要仔细地研究软瘾的定义,以及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软瘾可以是习惯、强迫性行为、反复出现的情绪、生活方式或思维模式。软瘾的本质是,它们能满足表面的欲望,却忽视或阻碍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它们用一种肤浅的快感或成就感替代了真正的感受或成就,使我们忽视自己的感受和精神世界。
许多软瘾涉及吃饭、阅读和睡觉等必要的行为。只不过,当我们过度重复这些行为,使其超出其本来目的时,它们就会变成软瘾。软瘾不同于吸毒或酗酒等“硬瘾”,它们的柔软是诱人的。我们发邮件、购物和打电话时,这些活动看上去似乎是完全无害甚至令人愉快的。然而,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在上面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是如何损害我们生活质量的。
软瘾不同于“硬瘾”。因为它浸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式也是各种各样的。我们不必靠毒品和酒精来生活,但你一定需要购物、吃饭和利用各种媒体是这样的吗。所以像疯狂购物,拖延症,暴饮暴食,沉迷看剧、上网、闲聊等等这些看似无害的习惯,所涉及的物质或行为本身也并不危险,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对吧。
但其实你可能没意识到,这些小习惯积累起来,剥夺了我们可以花在更有意义的追求上的时间和精力,短期内你都甚至意识不到它对你的影响,但它却很狡猾的在暗处窃取我们的生命力和宝贵资源。
当你过度利用和滥用的时候,它就成为了你的“软瘾”。
如果你仍然对此心存疑惑,那么让我再回顾一下自己一天的生活,并回答以下问题,看看自己的生活是充实的,还是贫瘠的。圈出你的答案:
今天我朝着我的目标和愿景迈进了吗?是¨否¨
我对别人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吗?是¨否¨
我是否坚持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否¨
我的每一天在情绪和精神上都是充实的吗?是¨否¨
我个人成长了吗?是¨否¨
我在和别人的互动和活动中感受到爱了吗?是¨否¨
在过去的一天里,你能圈出几个问题“是”呢?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你能圈出几个“是”呢!
软瘾麻痹和隐藏一些自己的真实情感,只会让人在快乐后加倍空虚。就像一种慢性毒药提供了表面的兴奋,如果任由自己的一生持续被这种毒药注入,会变得麻木和沉迷,阻止我们实现目标和梦想。
现在发现和觉醒还不迟,无论你在生命中的哪个阶段,只要你愿意正视他。
来看一下你的软瘾,它是什么?!如何确定自己是否有软瘾呢?软瘾分为以下类别:
1)行为:任何行为,一旦过度或被用作心不在焉或逃避感受的手段,都可能变成软瘾。往往集中在以下领域:媒体、购物、社交和其他娱乐活动。想想那些你可能习惯性沉迷的活动。(过度收集、毫无目的看手机、冲动购物)
2)逃避行为:逃避可以成为一种对不安的习惯性反应。(比如为避免交流玩游戏、情感关系的逃离)
3)情绪/生活方式:不表示出真实的情感反应,而是习惯性反应来阻断内心感受。(经常抱怨、经常表现冷漠、习惯性冷嘲热讽等)
4)食物/消费品:习惯性地沉溺于某物(比如追求品牌、追求高价格),持续追求“潮流最前沿的东西”可能是物质成瘾的信号。又或是你特别依赖某些食物,在库存不足或耗尽时会变得焦虑,你可能很容易上瘾。
如果还不够明确的话,可以深入一点,问自己三个问题来确定你的软瘾:
我在这件事上花了多少时间?我的动机是什么?我的感受是什么?
比如每周在一项简单的娱乐上花20个小时的时候,它就会变成软瘾。包括在一个给定周期里,做出一些不确定的猜测、担忧或者是情绪、逃避所花费的时间被过度使用。
而你的动机是正向有意义的还是无意识的挥霍而已?正像有些人购物是为了打发时间、逃避情绪或是因为无法抗拒促销活动,而有些人则是为了寻找能表达个人风格的衣服或挑选符合预算的家具。
最后,有意义的活动能让你感到兴奋、有动力,而如果仅仅在做完这件事之后感到虚假的兴奋或头脑昏沉,那么这件事很可能是一种软瘾。
在确定了对自己影响最大最需积极摆脱的软瘾之后,又能怎么做呢?如何破解你的软瘾密码,让你的生活饱满、充实、高效而又幸福感满满呢?
(原文片段)
通过加减法来实现愿景
做出你的核心决定,并以你的愿景为指导,一个看似简单的公式将帮助你摆脱软瘾的束缚:增加那些有助于你实现愿景的事物,减去那些会让你远离愿景的事物。
在这个公式中,加实际上是减,减实际上是加。给你的生活增添真正的营养,自然会帮助你摆脱软瘾,把它们从生活中赶走。而当你减去了你的软瘾,你就会自动获得更多的时间、资源和精力去追求你想要的生活。
你要学会为你的生活增添内容,而不是用物质填满它。
试试这样做:
1、做出你的核心决定
核心决定是你对你人生质量的承诺一对过上更好生活的承诺,你可以用它来指导你的日常选择。当你做出这个承诺,并且在行动和做任何选择前,决定是选择有意义的活动还是逃避现实,是选择精神世界还是一些肤浅的欲望,它会成为一个让我们衡量所有事情的尺度。
2、构建你的愿景
愿景建立在你的核心决定上,是对未来的一种圆满生活的想象,是你在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时的生活状态和感受。这是一幅让你的核心决定变为现实的画面。
3、通过加减法实现愿景
一个简单的公式:生活+精神养分-软瘾=充实
为更充实的生活做加法——
1)生活:在生活中加入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活动,让生命丰盈起来,而不仅仅是将自己训练成某种人。参加课程、增加亲密关系、加入公益组织…(创造积极的生活方式)
2)精神养分:关爱和接纳自己,维持和滋养你的身体、思想和精神,进行有助于创造有意义、充实生活的行动(艺术、情感、爱好、感受、包括休息等等,具体形式包括锻炼、按摩、健康饮食、度假、自我表达),享受一种平静的感觉,培养美、爱、活力、感恩和同理心等。
为更充实的生活做减法——
减法其实会给你的生活增添很多东西。你可以通过和朋友一起吃午餐和安排更多业余活动来减去工作狂的软瘾;可以先减去熬夜上网的软瘾,相反,增加一个体现自我关爱的习惯,包括让自己好好上床睡觉的仪式。先加上一些替代活动再减去软瘾会更容易一些。
它意味着降低投入软瘾习惯的时间、金钱、资源和精力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意味着完全或立即摆脱某物。不需要把某种活动减到零。随着时间的推移,仅仅是降低行为的频率、持续时间或强度就可以产生指数级的结果。
具体应该怎样去做呢?作者分享了自己的例子:
作者朱迪斯.莱特一直认为摆脱坏习惯的方法就是立刻放弃那种习惯,借助意志力咬紧牙关熬过去。她在小时候即使在所在的小镇上表现很优秀,但不被重视和称赞,所以她有一种失落感,然后她就养成了吃东西、购物、看电视等等软瘾。
尽管她觉得生活已经被严重影响,但并不确定想要摆脱它们。她在想:如果没有晚上的电视、没有零食,该怎么办呢?即使自己凭借强大的意志力最终成功碱肥,最大回报又是什么呢?后来她减肥成功,但仍然感到不快乐,对食物痴迷,不停地想吃什么,和谁吃,去哪吃在,这样她就觉得很幸福。
后来她给自己的核心决定是:保持清醒,充满活力,感受自己的感受。
她的愿景是:我的愿景:我活在当下,意识清醒,不纠结是非。我充满活力,保持身体的轻盈,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我与自己的心灵紧密联系,将主动、积极、热情的品质传染给身边的人,珍惜和感受每一刻。
再后来,她发现了一个事实:当去做一些让生活更充实的事情时,她的这个软瘾变得不再有吸引力渐渐消失了。她遵从自己的核心决定:“保持清醒,充满活力,感受自己的感受”后,就去寻找能让她有这种感觉的活动、人物和娱乐项目。她不再去看容易让她走神的报纸,而是阅读文学作品;在工作日结束之后,她不会去看电视或喝酒,而是去做个沐浴仪式,或者和最亲密的朋友去看场电影、聊聊彼此....莱特发现越是专心添加符合自己核心决定要求的活动,列表就越长,越感到活力、养分与成就感。
摆脱软瘾并不意味着你的余生都要远离手机APP、永远放弃大杯咖啡或者完全戒掉购物或上网。它的真正含义是,我们要能设计一种充实的、令人满意的生活,让你的身体、思想和精神得到满足,让心灵获得养分,从而让自己的人生也更加美好和值得期待。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get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