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最近的咨询辅导都集中在一个问题:孩子不想上学怎么办?
刚开始,我也感到很困惑,怎么会有那么多孩子,特别是小一新生,不想上学呢?了解之后才发现,上学有上学的美好,不想上学的孩子也各有各的理由。
总结一下咨询中遇到的孩子们“不想上学”的原因:
1、“不想上学”仅仅是表达情绪。
这些孩子说“不想上学”和成人说“不想上班”一样,只是在表达情绪,虽然做不到欢天喜地地奔向学校,但他们内心并不拒绝上学。说不想去学校,可能是因为还没睡醒、还没吃饱、还想看看路边的花和树下的蚂蚁。
这些孩子虽然嘴上说着“我不想上学”,但行为上却很诚实,每天该早起就早起,该收拾书包就收拾书包,该按时到校就按时到校。这个时候,父母们只要接纳情绪就好,无需过度解读和紧张。
2、不适应学校的规定和新的学习方式。
从幼儿园到小学,上课环境、授课方式、上课时长、学习内容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小学的课堂不再是幼儿园时的在玩中学,要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听讲,也不能随意走动、和同学交流。很多孩子都说:“学校规矩太多了,我不想上学了,在家多好。”
面对这个情况,父母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不适应,给孩子讲解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帮助孩子理解学校的规则,一起想办法适应。
比如,孩子上课忍不住和同桌讲话,要和孩子讲解上课的规则,让孩子明白上课时间如果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聊天,那老师就没法讲课了,同学们也学不到知识。
那想讲话的时候怎么办呢?可以和孩子讨论这个问题,一起想办法。比如,妈妈可以事先写张纸条,让孩子放在笔袋或者贴在书桌上,想讲话的时候就看一看,提醒自己。或者,和孩子约定想讲话的时候伸出小手捏捏嘴巴,告诉自己“千万别张开”。如果实在嘴巴痒,很想讲话呢?那就举手发言,不能和同学讲话,可以和老师讲话呀。
多和孩子讨论遇到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让孩子有自主感、能力感,能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3、在学习上遇到困难。
相对来说,小一和三、四年级以及七年级的孩子遇到学习困难的情况更多,一方面是学习阶段的转化,学习内容升级,另一方面是孩子在学习方法上没有及时调整。
小一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往往集中在写字慢、算数慢、背书慢方面,在这方面,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允许孩子的慢,尽力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积极家校沟通,为孩子提供适时的帮助。可以教孩子正确握笔姿势,通过捏皮球等游戏锻炼孩子的手指力度,在生活中练习计算的速度等等。
而对于三、四年级以及初中的孩子来说,在学习方面家长能帮上忙的地方可以说并不多了。这个时候,我们要接纳孩子的畏难情绪,让孩子在家的时间感到放松。做一顿好吃的,听听孩子的抱怨,专心陪孩子游戏、阅读,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和他讨论学习的方法,分享自己学习的经历等等。总之,对于大孩子来说,心理上的支持比实际的帮助更为重要。
4、在学校和同学关系不好或者不喜欢老师。
有部分孩子不想上学是因为在学校没有朋友,受同学欺负,或者总被老师批评,自尊心自信心备受打击,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
对于这类孩子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最重要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比孩子不去上学更糟糕的是孩子去上学却不学习,甚至去上学却受到伤害。如果孩子强烈反抗去学校或者去了学校表现极度不适,应该先允许孩子在家,待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后再考虑上学的事情。当然,大部分孩子并没有到厌学的程度,只是在遇到具体困难的时候需要我们的帮助。
最后想说的是,在各种“不想上学”的背后,我也看到了家长们的焦虑和不容易。分享一首丹津·巴默上师的小诗,愿我们都能从中获得温暖和力量。
放弃对结果的执着,
心像天空一样开阔,
而行为却细密认真,
只管低头浇灌,
让成就的花朵自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