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管理

998,#概念##心理学# #印象管理#

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印象管理。

见:

印象管理: 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

印象管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每个人在社会上有扮演一定的角色,都希望自己的这个角色得到他人的赞许和肯定,而这些就需要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感:

其实,有些时候会觉得社会心理学家是一个很可怕的物种。是,是社会心理学家,而不是其他心理学家。

他们知道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看起来自相矛盾。知道,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会表现出与自己行为一致的态度。也知道,为了看起来一致,我们可能会假装出某种态度,即使那意味着做作或者虚伪,但是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是值得的心理。

提出了登门槛效应,门面效应,对印象管理加以利用。

但是,我觉得吧,和人交往,真诚还是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真心话啊,不会有人认为……

我……很无辜的。。。

我都这么真诚地写出来了,对吧。

思: 社会心理学中说的印象管理策略有什么?登门槛效应?门面效应?……

印象管理的策略,两步走:

自我美化:努力增加自己对他人的吸引力。(整洁的外表,对自我的积极肯定描述。)

他人美化:通过各种途径使他人感觉很好,引发他人的积极的心情和反映。(赞扬他人,对他人观点表示赞同,表现对别人的关注。)

这个策略可以用在自己身上,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虚伪谦逊的案例。

什么是虚伪谦逊,就是:

一种,为了掩盖自身认为自己真的优于众人想法。

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认为自己不比一般人更优秀的时候,反倒在心里庆幸自己更加优秀!

之所以会这么想,就是因为个体本身他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在意内心的形象,也在意别人眼中的形象。

这跟中国人说的“面子”是不是也有什么关系?!

回过头想由印象管理引申出来的两个效应。

登门槛效应:

个体接受一个较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一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得寸进尺)。

实验表明,如果想要别人帮你一个大忙,一个有效的策略是闲情他们帮一个小忙。这个登门槛现象就被证明十分有效。

就像,当献血结束后,用下面的话提醒献血者:“我们希望以后还能再见到你,好吗?”(暂停等待回应)

献血者再此露面的几率从62%增长到81%。

人生处处是套路。。。

至于,门面效应,就是:

先提出一个很大的会被拒绝的要求,接着提出一个小一些的要求,比直接提出要求更有可能接受这个小要求。

有看过一个故事说,有人想约牛人见面,但牛人不同意。然后,那人就从牛人那借走了一本已经不出版的经典书。

写着写着,想到“见”中说的“印象管理”存在的原因,想到我们为什么都希望自己的这个角色得到他人的赞许和肯定。

是因为自尊。

自尊,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定义是这样的:

是我们对于自己所做出的的评价,对自身价值认可程度,詹姆斯(心理学学派分支机能主义创始人)认为自尊=成功 or 抱负水平。

自尊,分为高自尊和低自尊。

高自尊,意味着在情绪上积极乐观,在行为举止上也主动。低自尊,则反之。

和心智模式一样,我们大多数人都处于高自尊和低自尊之间,只是各自所占比例不同。

行:

一切以真诚为基石,对印象管理所引出的效应加以利用。

其实不太想用,还是希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纯粹一点。

这个行,我能不写吗?

行——真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