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的年龄节点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如何推进一直是人众关注的焦点。
“90后无论男女,都是65岁以后退休”的消息,在多个网络平台流传,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这消息是真是假?
上述消息来自于一名为监管之声的自媒体微信公众号7月21日发布的文章。消息经网友截图后广泛流传,但这则名为监管之声的微信公众号并无任何官方认证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中有一段话在人社部正式公布延迟退休方案之前,每个人会延迟多久是难以精确计算的,不过所谓渐进式是指一点点的逐步延长退休年龄,所以65岁也不是绝对定论。
目前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确定的:
男职工60周岁
女干部55周岁
女工人50周岁
在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其中明确: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发展银发经济,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就业岗位。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并无任何“90后无论男女都得65岁以后退休”表述,而上述自媒体公号文章以《中共中央: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为题,大量掺杂《决定》原文以外的内容,有过度解读、过度发挥之嫌。
很多发达国家实行的弹性退休制度,不实施一刀切,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形成调节退休年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劳动者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后,若劳动者身体健康愿意继续工作,雇主无权拒绝。同时,对于晚退休者,国家还会在养老金上给予奖励。
比如,美国的主要做法为,根据不同出生时间,设定不同的正常退休年龄;同时规定,在正常退休年龄退休的人可领取全额养老金,之后退休金按照推迟时间的比例相应增加。
人口进入老龄化,延迟退休话题早已多次深入民心了。我们还是静待靴子落地吧!不知道我们这80后的人是多少岁退休?55岁还是60岁?谁知道打在留言区。很多人解释这个政策是说65岁过后领退休金,不是工作到65岁,若占着位置,后面年轻人的就业压力更大了。
如果不能活到65岁,或不想活到65岁,那就不买;怕的是自己一个不小心活到了100岁,现在医疗保健发展越来越好,100岁的目标不难实现的,100岁后还不想见上帝是极有可能的。
我自己忘记什么时候开始缴纳社保的,大概0809年,陆陆续续交了一年半年的,那个时候也没有防老意识去特意交社保,都是单位必须缴纳,我记得零几年缴了还可以退社保的,离职了后,我本来是去退的,那天看排队的人太多,我也就放弃了。不过那时候缴了一年左右,也没多少,一个月只扣四五十块钱。最后好几年因为生育带小孩又断掉了,直到2020年开始上班才又续上的,我盘算了一下交了快四五年的社保了,余额不多,如果我这个时候停缴社保,应该也不可惜吧。但我是不会停缴的,单位给要求缴,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如果按照昨天那条消息说的,要等到65岁我才能退休,那些自己全额缴纳社保的一点意义都没有了,早在十年前我的一些同事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她从来不交社保,每个月到手的实际金额却多一点。但总有利弊,拿到手上多的就多用,最后既没存到钱也没交社保给晚年一个保障。
缴不缴社保的区别在于,年迈时你能一次性拿出100万的存款和每个月2000的退休金。这样一对比,突然有了具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