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职场逗伴匠
01
每逢年底,办公室里就显得格外敏感,夸张点说,有时那种安静,让人压抑甚至透不过气。
一大清早,我刚到办公室坐下,微信里来了一条消息,点进去一看,原来群里在探讨一个话题,职场经验。
工作中常有员工说自己很有经验,其中不乏夸夸其谈者。
要么是在一家企业做了很久,觉得自己工作熟练了,很有经验。要么就是另一种,更low的,觉得自己什么工作都做过,也跳过很多公司,见多识广,自视甚高。
要知道,很多人常常自诩的所谓丰富“经验”,充其量只能算一点“经过”而已。
今天,就从上述的微信消息开始,分享一个话题,打拼职场多年,如何让自己的经验“变现”?
02
问题一:职场中只要多年努力,就会有奇迹吗?
NO,要知道自己的每一步,为什么打拼?目标导向。
马云说:“我出生在穷苦家庭,没受过太好的教育,所有考试都考不过,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但后来我意识到,我没钱,我不懂技术,我没有好的背景,我和同龄人唯一可竞争的地方,是干十年后。我相信十年后是可以比的。
所有我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这一个目标,请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准备,如果我只跟他们比眼前,赢不了的。”
问问自己,有没有目标?有树立长远的(阶段性)目标吗?
工作里轻描淡写的各种努力,自然不会出现奇迹。
俗话说:“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太阳出现光圈,通常第二天的三更天会下雨,而月晕出现之后就会在第二天的中午刮风。当然这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感积累起来的经验之谈。
职场里,一样可以分门别类,做好目标管控。
在努力中学会持续积累经验
一个炸油条的老师傅,不用去考虑太久,凭经验就知道每天准备多少面,用什么样的手法,做多少根油条,更重要的是,出品的大小形状几乎是一致的,这叫做心中有数。
一个的士司机,无需导航告知前方的路况如何,从起点到目的地,大概会花去多长时间?可谓轻车熟路。为什么?每天都在同样路程上来来回回,什么路况或高低峰,如数家珍。
一个餐厅的老板,非常清楚自己的店里,什么时候会有客人来?什么时候来客数最多?低峰期是什么时候?因为每天不同时间段的流量,老板心知肚明。
以上所讲述的,炸油条的师傅、的士司机、餐厅的老板,都已是具备多年经验的高手。同样,身处职场中,如何把积累多年的经验,价值外化出来呢?
经验价值化的三问法
①哪一点是我可以拿来用的?
②这一点自己打算用在哪里?
③我将如何应用效能最大化?
工作中带着这三个问题,进行自我实践,往往会事半功倍。
在经过中沉淀经历,把经历转化经验,用经验输出有价值的方法论,持续指导实践。
03
问题二:在公司做了很久的“资深”员工,就经验丰富?
多数人的职场写实大致如下:
身处各大城市,没房没车,存款余额总是不足。工作换了N个,收入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增长。太清闲、感觉看不到未来,每天挤公交赶地铁,才到公司又坐等下班。要么加班是常态,要么压力过大甚至开始显现各种焦虑......
一天天重复的你,有没有深度思考,前行的意义在哪里?某个瞬间,公司还会有人跳出来说:“这个岗位(工作)我做了十年了,你才多久?哼!”
达克效应
一种心理学现象,简单理解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常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考虑不成熟的基础上,得出的错误结论。但其本人无法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
只有肤浅的经历,让别人从何夸起。
有关职场的经验交流,各路职场人士,分别进行了观点表达:
①经过不等于经验
经过不一定产生价值。只有通过总结提炼,能用的方法论可能才是有价值的。同时,有价值的经验一定就是成功的经验吗?其实都是不确定的。
②经历转化为经验有两个标准
其一,有没有沉淀为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其二,提炼出来的方法论,是否可以跨场景应用(至少3个场景)。
③别人的经历,成不了自己的经验。
很多事情告诉我们,只有自己碰壁后,静下心来总结,然后思考下一次如何规避。无数次的经历,如果不总结经验教训,那只是重复,不是经验。
能力幻觉
很多职场人,当自己从小白成为熟手后,就开始想当然,按照习惯的路数去行事,久而久之会失去继续学习和提升的动力。
要知道,你那根本就不是十年的岗位经验,而是同一个经验反复用了十年。
结合自身实践,思考后附上手绘图一张,供大家参考交流:
04
问题三:明明有经验,为何升职加薪一等就是数年?
相信存在这类问题的职场人,并不在少数。我先举三个例子:
案例1:同样是去公司上班,从大家的打卡状态,就已知晓工作的水准。
有的人吃完早餐,8:45准点到公司打卡,清理好桌面卫生,泡杯热茶,准备投入全新的一天。有的人一定是8:59准时出现在公司前台,手里提着楼下买完的早餐,风尘仆仆往办公位赶去。有的人直接因为迟到晚点,低着头一副见不得人状,窜到工位上,还暗自庆幸,没被领导发现。
上班打卡每个职场人都很有经验,但是从结果来看,如此简单易行的事情,居然都参差不齐。
案例2:夜幕中,一位身着黑色西装的职场男士,骑着电动车滑行在下班的路上。
这位男士的左脚在踏板上,右脚在地面上有节奏的滑着,目测是电动车的电量不足,勉强能够往前开,为了让车子的速度稍快一点,他必须要用右脚在地上有节奏的助力,这样才能早点抵达,整个画面看着有点吃力,但也没办法。
从技术方面,这位男士骑电动车的水平和经验没问题,但现状是电量不足,最终就算你经验再厉害,也不得不用借助外力来提速,让电动车行驶起来。
案例③:晚上散步时,前面碰到一位满身白色油漆的工人。
天色昏暗,工人推着两轮的铁架手推车,应该是刚刚卸完货,疲惫的身体往前挪动着,有气无力。可能是体力透支了,也许是还没吃饭。真心不易,靠他的一点手艺和体力,尽全力去养家糊口,如此而已。
这位油漆师傅,很可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必须用自己的那点手艺,拼尽全力赚取更多的收入,养家糊口,然后让家里的生活条件,一点点得以改善。
有的人在努力打拼,有的人却在挥霍光阴
以上三个案例里的主角,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你已具备一定的职场经验,却似乎岁岁年年总相同,没有实质性的升职加薪(阶段成长),原因只有一个,驱动力差异!
动力不一样,进而行为的表现是千差万别。
让经历成为简历,危机驱动刻意练习
问问自己,眼前的这份工作,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稳定、挑战、薪资、平台、人脉。
05
总想经验“变现”?好好修炼职场资本力
说到驱动力,良好的薪资报酬必然是其中之一。公司里,有的人整天忙忙碌碌,收入平平。有的人看似清闲,喝茶聊天,却总是收入不菲。其实,哪有轻松容易这回事儿,不过是表面上我们看不到罢了。
别整天喊着要努力,少说多做先去经历。
举例,前几天的一次亲身经历,大BOSS太忙,让一位总监转告我一句话:“下周二,有个参访团,简单接待下。”
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之前我没有负责过类似的工作接待,怎么办?
静下心后,我从三个方面,好好规划并做足功课。
理清思路:跟那位总监沟通进行信息确认,参访意义、来访背景,时间地点人数。
明确流程:时时对接、抵达接待、参访时长、环节要素、发言人员,会后事项。
死磕细节:会场布置,横幅展架、桌面台布、点缀物品、背景画面、笔记本电脑等等。
最终的结果,自己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接待事务。
为积累经验,我还抽时间为整个经过,做了复盘总结,收获很多的经验。下次再进行此类事项,自然就轻车熟路,信手拈来。
经验“变现”,资本为先。
何为资本?就职场而言,就是你的个人本钱。
纵观职场风云,我总结了具备职场资本力的那些大神们,都有各自的一套逻辑。但是,基本上有一招是共性的,聚焦问题思考法。
①快速发现问题: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总有独到眼光抓到关键点,并指出其问题的本质。
②精准分析问题:全方位多维度进行问题解析,面面俱到,有理有据有逻辑。
③系统解决问题: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总结,并且是非碎片呈现,高度提炼,复制性强。
06
VUCA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VUCA,指的是变幻莫测的时代。适者生存,在改变中与时俱进。
这突然让我想起一种海鲜,竹蛏,也有人说蛏子王。想要简单有效的挖到它,只能靠人工挖,而这全凭渔民的经验。
找水流判断走向,提前预判竹蛏的走位。
竹蛏喜欢栖息在浅海的沙泥滩中,平时是以一定角度栽在沙子里面,有经验的渔民会用手指来辨别它的倾斜方向,一般在距离洞口20厘米的地方,挖沙进行拦截。下手之前他们会经过一番立体估算,竹蛏在沙地里逃窜的再快,也很难逃出人们预设的埋伏。
高手在民间,经验自一线。渔民们也是在长年累月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高效行事方法论。
变化的职场,如何将经验“变现”,形成指导实践的方法论?
经验系统思考的“金三角”模型
用最快的时间,把对应要求抽象出来,抓住要点,匹配自己的能力资源,去进行有效达成。这是系统思考,以终为始,便于把经验输出为价值体系,打造自我竞争力。
唯有复盘总结的经历,才能成为经验。
定好核心目标(预期)后,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系统思考:
①人员的维度:与对方的关键需求点匹配。
②产品的维度:有技术壁垒,优质高品内容的输出。
③经营的维度:进行水平面和垂直面的业务连接,在节点上做好经营解析。
例如,前文我讲述的,自己接待参访团的系列事宜。我作为接待负责人,要对接服务好参访团一行,应该如何来系统思考的?
人员:要清晰大家的行动目标。来访人员都是行业内的老板(创业者)为主体,希望通过此行对一个成熟的品牌发展,进行结构上的认知深化,并进行经验交流。
产品:要有条理来进行内容(传递的信息主体)表达。公司的品牌产品讲述,定行业分品类谈优势,有条理有逻辑。
经营:要跟进好各个节点的细节服务。抵达前一天的信息确认、当天参访的过程跟进、会场的提前布置、细节上的万无一失,仪式感的塑造呈现也得把关。
上述三个维度做好后,好的工作结果呈现,就是水到渠成。
记得BOSS会前还亲自过来,看了下会场,眼前一亮(他觉得没有交代什么,但会场呈现超出预期),点头示意做得很不错。那一刻,我心里很温暖。
这个模型适合多种场景应用,比如销售额改善提案、个人年度总结计划、服务管理技巧等等。
经验是万事之师
经验是什么?用过去指导未来。
好好去理解消化“金三角”模型,让自己的经验升值变现,让每一个成长看得见。
06
小结
如何让自己的经验“变现”?我们通过三个问题,进行了展开解析:
问题一:职场中只要多年努力,就会有奇迹吗?
经验价值化的三问法
①哪一点是我可以拿来用的?
②这一点自己打算用在哪里?
③我将如何应用效能最大化?
问题二:在公司做了很久的“资深”员工,就经验丰富?
远离能力幻觉
①经过不等于经验
②经历转化为经验有两个标准
③别人的经历,成不了自己的经验
问题三:明明有经验,为何升职加薪一等就是数年?
驱动力差异
总想经验“变现”,底层逻辑?
经过→经历→经验
聚焦问题思考法
①快速发现问题
②精准分析问题
③系统解决问题
经验系统思考的金三角模型
人→品→营
好好修炼职场资本力
一位画家说:“我画一幅画用一天的时间,卖掉它却要一年!”
犹太商人说::“倒过来试试。花一年的工夫画,一天就能卖掉。”
“一年画一幅,多慢啊!”画家抱怨着。
犹太商人严肃地说:“创作没有捷径!”画家接受了犹太商人的忠告,最后如愿以偿。
成长路上,没有捷径。该自己走的路,一米都少不了。
Tips
职场精英经验变现的十大习惯
1.最重要的事情,永远只有一件。
2.见识大于知识,经历大于学历。
3.持续积累职场资本,这是必修课。
4.所有未经整理的经历,都不值一提。
5.谁解决的问题越厉害,谁就有更好的未来。
6.稀缺价值修炼,成为工作中难以被替代的人。
7.向高手对标看齐,坚持带着问题去聚焦学习。
8.单位时间内,具备快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9.对工作保持热情专注,享受心流,抗干扰力强。
10.记得要适度暂停,进行阶段性工作复盘,再继续。
附个人推荐系列干货好文(关注后 持续更新)
一个金牌讲师的自我修炼 15:为什么你说的话,别人总不爱听?看完瞬间就明白
个人微信号:zcdbj666 ,学习 、实践、总结、分享,成长路上,教学相长。
-END-
逗趣职场每一面,伴随你我每一天,匠心传道每一言。
我是职场逗伴匠,一个跑马拉松的知识手艺人,助力职场人的自我效能提升。
坚持码字,这是我热爱的事。对你有帮助,才是一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