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为期21天的NLP心理学学习打卡第3天!
记得第1天开始学习时我的简书日更文中这样写道:将所学内容讲出来,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学习方法。为了更好的消化学习内容,请进了两位主人公:帅帅与妈妈,他们将与我一起,共同度过这美好的21天!
这不,第3天的课前,铃声响起!叮铃铃 、叮铃铃⋯⋯手机上传来帅帅提示妈妈NLP心理课马上要开始的信息,妈妈的嘴角微微上扬,语音传送了娇嗔的回应:知道了!
这个年,考虑到疫情和身体阳后康复帅帅没有回到母亲的身边,但网络把遥隔千里的母子聚到了一起,盯着一块屏幕,老师将母子的目光聚焦到了一起。
你说这秋秋老师人长得漂亮吧!板书也很漂亮:人生三件事!字那个钢劲!挺拔!
帅帅侧着头,右手拿着笔认真地记着笔记,左手托腮,浓浓的眉毛下一双深邃的大眼睛百思不得其解,人生三件事是哪三件大事呢?
千里之遥的妈妈也知道他的帅帅在想什么!小子:不懂了吧?还是为娘告诉你吧!"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的事"
只听视频中传来秋秋老师那富有磁性的女中音:
1)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去做,要全力以赴。
2)别人的事,要尊重。比如去敲门,可以不断变换姿势,让开门的人感觉到舒服,主动来开门,用心理学上的一句术语来表达心理学工作者在面对咨询时,要做到对咨询者:伸手但不拉。
3)老天的事,要接受、臣服、不对抗。
秋秋老师今天穿了件深蓝色的裙子,妈妈发现秋秋老师喜欢穿中袖的衣服,讲课的时候银色的项链认真的挂在胸前,一动不动,仿佛也在听这位儒雅的浑身透着灵气的老师在讲课,老师顿了顿给大家思考的时间,帅帅妈妈走了神:是心理学成就了这位美女老师温文尔雅的气质,还是美女老师让这次的心理学课和平日的功课大不一样呢?
帅帅发来的一条信息拉回了思绪外的妈妈:记得在南小区住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三年级,刚刚转学到兴华街小学,放学路上,你就老跟我说一句话: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求我凡事争第一,你记不记得,拉着妈妈的手,我和你说:枪打出头鸟,做个第二也挺好呀!用秋秋老师的话来理解,妈妈当时的行为是不是以爱为名义,来控制你儿呀?妈妈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虽然帅帅看不到,但他知道此时的妈妈默认了,帅帅继续说到:期末数学考试我没考好,妈妈你是不是好失落呀!可是你想想,那次考试并没有影响我现在的发展呀!你的儿子现在的努力与成长您老是否满意呢?妈妈在儿子给她买的手机屏幕上迅速打了一个:满意!紧跟着还树起了三个大姆指。
儿子的话引起了妈妈的深思:也确实如此!反观自己将近花甲的历程,几经坎坷依然曲线前行,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也知晓了如果生命是一条河流,我们要做的不是逆流而上,也不是随波逐流,而要顺流而行,趁势而为。
妈妈觉得帅帅说的对,重复过去的行为,只会得到旧的结果,幸亏帅帅改换了新的策略,不然不会长这么好,同时妈妈更加坚信,在带弟弟妹妹时一定做到尊重对方,允许、相信、祝福他们。
上课的铃声响起,秋秋老师早已端坐在那里讲道:这节课的主题是:戏剧三角。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剧本中浑然不觉扮演着无效三角形:受害者、加害者和拯救者。
而成人的世界中应该是责任者、创造者和行动者的有效三角形。
秋秋老师说着在白板上划了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顶点是一个,即一个正的三角形坐在下面,在下面这个三角形的上面又倒立了一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共用一个顶点,这个顶点的左右两边各写着受害者与责任者,下面三角形的另两个顶点分别写着:加害者与拯救者,上面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写着创造者和行动者。
儿子再次发来信息说:妈妈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上面那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勇于担当责任,会想到许多办法去解决问题,从来不拖延。听了儿子的话,妈妈心头笑开了花。这时,紧跟着,妈妈又看到了一句话:这一点,我像极了妈妈,有过之而无不及!
哈哈哈!哈哈哈!妈妈笑得前仰后合。回复了一条信息:生子当如吾儿!
母子俩正在互捧时,听到秋秋老师严肃地讲:我们要做责任者、创造者和行动者,我们要勇于扮演并整合这三种角色,承担责任、不断行动、不断创造。
责任者三角是更加有效的策略,即无论面对什么关系困扰,都本着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成为在关系中去创造新的行动的一方。
一个真正的责任者,他一定也是一个行动者,同时他也一定是一个创造者。
讲到这里,秋秋老师站起身说到,在咨询时我们常常会说很有疗愈性的语言。
1)放过了你就等于放过我自己。
2)责任不是谁错了该罚谁,而是事情发生了,谁能站出来让事情变得更好。
妈妈和帅帅隔着屏幕重重地点头。
下课了!妈妈看到帅帅发来的信息:妈妈 感恩今生遇到您!做您的儿子好幸福!
妈妈用力地回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莫过于尊重信任。
这是一堂实操性很强的心理学课程!它让帅帅妈觉得:心理学就是一个人的功课,我改变了,整个世界就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