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巧合,作者在文中所提到的书我几乎都看过。所以对于他所提出的观点,有很高的认同感。当然,这也是我为什么会买这本书的原因。
我自己也有记手账的习惯的,但以前看的大多时间管理类书籍,太过高大尚。看完还没开始实施就觉得自己弱小地都不好意思把自己的时间表列出来写。比如接孩子放学,带他上课,给他洗澡,在家跳操,找旅游攻略。。。。这些都很琐碎,但的的确确占用了我生活很多时间。好像那些高效的人士从不会为琐事所花费时间。所以当翻开这本书初始,看到作者所列出的list。我的第一反应,这正是我想要的,这本书很接地气。
作者把每日清单的时间点,化为了时间段,这点对我帮助很大。之前我看了艾力的2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虽然他对时间的管理已经做到了简化,把半小时做一个单位,记录你的时间。但具体实施起来,压力仍非常大。当你意识到自己在浪费时间时,内心就会焦躁从而很容易就放弃了。而作者的另一个方法,把你每天想做的事,全部细节记录下来,周而复始达成习惯。在所有列表中,他都淡化的时间,强调我做了什么,而不是我没做什么。
另一点,他推翻了时间管理中很出名的四个象限时间管理法,ABC分类法以及番茄工作法。相信只要看过时间管理类书籍的,都知道这几种方法。对我们这些凡人而言,执行起来真的很有难度。所有习惯都是在你不觉得有压力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当你每次完成就犯难,很容易会放弃。如同作者所言,人不是机器,人更为复杂。当你在工作时,有人来交给你其他任务,你很难无情地拒绝他。甚至你的同事过来时,你还会和他寒暄两句。这些在时间管理来说,你就是在浪费时间,当你有这个认知时,你会感到懊悔会内疚。顺应自然地管理自己,让自己更为舒服,才能更好的坚持。当你思绪被打断,很难集中起来,索性放空一下自己。喝杯水,转一圈再回来。管理自己千万不要有负罪感。
作者还提到一点三分钟热度。举例一个女生想锻炼身体,一开始是晨跑,后来改成游泳。这是大家常见的觉得三分钟热度的行为。在我小的时候,就常被我妈念叨我做事三分钟热度。哪怕现在,我早起学英语。她看到也会说,看死你不会坚持几天的。其实这种否定的话,在我成长过程中对我影响非常大。当然,现在我已经免疫了。我也不是每天都早起,当我睡过头了,也是睡过头。(我个人不认同被闹钟叫起的方法)不会过分苛责自己。人总是在不断改变与摸索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方法。改变不代表是三分钟热度,只是在我当下尝试后,觉得他不适合自己,所以换一种方法。而且谁说方法只能有一种的?想锻炼身体,也可以游泳,晨跑,跳健身操交替着来,这样更有新鲜感,不会感到枯燥。只要我的行动,是在朝大方向前进的,何必纠结这些小的细节!
管理自己,修炼自己是人这一生都在做的事。放入人生的长河中,你偶尔的放弃与沮丧,不过是人生曲线中小小的一个波动。只要整个曲线是朝上走的趋势,你就是在进步。你在行动,就好过那些完全平稳的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