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都活在各种群中,但是大部分的群都是被浪费的,迅速消亡的。而且很多群也都处在诞生即死,沉默的大多数这种状态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微信每天建群在200万-300万个,但是40%的群在七天后就死亡,而能够存活一个月的还能保持活跃的群不足10%。
你为什么这么多群会迅速消亡呢?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群没有工具性。所谓的工具性就是用户加入你的社群是满足了他什么谜底,这也是为什么要加入你的社群的原因,或者换句话说你解决了用什么根本问题,让用户加入。
很早之前,我参加过农业领域内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展会A20,在会场中,一个人走过来,让我扫码加入一个群,他告诉我这个群是今天来参加A20的新农人,于虽然不太情愿,但我还是扫码加入了这个群。刚开始,这个群里还是比较活跃的,有人会在群里发一些本次展会的消息,图片等。但是等展会一结束,这个群就是死一般的沉寂,只是偶尔有人在群里打打广告。我实在是忍不住了,觉得他对我的价值也不大,于是就退群了。当我会看这个群的时候发现,这个群沉寂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工具属性,就连我自己都不明白,我为啥要加入这个群。
相反,后来我被邀请加入了一个农产品群,这个群邀请我的时候,就告诉我,在这个群中,你可以挖掘很多的农产品,于是我入群了,并且只要采购新品的时候,我都会在群里问有没有供应商有这个产品的,当然很多的供应商也积回应了。而且,我发现还有很多像我一样的渠道商。于是这个社群就具有工具这个属性。她解决了我采购商品但找不到供应商的问题。正是因为工具性,这个群现在仍旧保持着较高的活跃度,而且入群的人也越来越多。
那么社群的工具性到底有哪些?豆瓣技术副总裁认为大体上有三类理性、情感以及文化。理性是指问答求助,分享知识,管理和储备维持关系;情感是指炫耀以及寻找共鸣,文化是指共同认可的目标和价值观。现在运用社群衡量下你自己的社群是否具有工具性了。
一个社群具有工具性非常重要,这是社群赖以生存的关键。他能帮助建立外部用户池。即使不是社群成员,也能享受这个社群输出的价值,这就是社群的外部性。通过这些工具的用户,社群为自己构建了一个巨大、潜在的用户词。工具性还是用户的过滤器,它能准确的将用户引导到适合他三反一近的小圈子中去。最后,工具性还能起到望远镜的作用,帮我们俯瞰整个社交网络,将更长时间跨度内的发展浓缩在我们面前,她就像一个抓手,能够精准地发现当下社交网络发展阶段获取社交红利的最佳切入口。
【练习不在孤单,改变随时发生 每天09:00,一起读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