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去参加了国际啤酒节,于是今天打算写文章。
上头这句话似乎一点逻辑都没有,怎么就被我用来当开场白了呢。。。
躺在床上还在回忆各种果味啤酒和朗姆加琴加龙舌兰的鸡尾酒的时候,在顺道想到底什么是科技朋克——包括蒸汽朋克、生化朋克和赛博朋克。
我对朋克一词总有一种印象,那就是一群杀马特坐在一起抽大麻。
事实上,作为一种代表了叛逆与打破传统的亚文化,朋克的这个形象也许未必就被我想得太离谱了。
这种亚文化源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英美与澳洲,以朋克摇滚这一当时地下音乐的形式,反抗着当时日渐成为主流的摇滚音乐形式,并最终影响到整个文化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亚文化。
朋克是个人的,个性的,左翼的,激进的,反集体反规则,甚至于大部分时候是反乌托邦的。这种独特个性的形成,个人认为离不开第一次石油危机带来的经济萧条(所有的工业化国家除了日本以外都被这次石油危机所波及而陷入经济滞涨),以及深陷泥潭的越战及其所带来的反战主义——其最终在75年结束了长达19年的越战。
当然,这期间还有水门事件和女权主义兴起。
朋克主义所代表的,大概就是个体自由与思想解放,无拘束与反传统,这么一种形态吧。
所以,当我们看待后来成型的赛博朋克作品的时候,总不难发现那闯荡在虚拟世界的西部牛仔这么一种形象。
蒸汽朋克,就是蒸汽与朋克,这两者相融。
蒸汽所代表的,就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以蒸汽机为代表和根基的大机器科技时代,它构成了蒸汽朋克的形体。而朋克,则赋予了蒸汽朋克的精神内涵。
早期的蒸汽朋克大多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并利用蒸汽机构筑起整个世界,这个世界往往是乌托邦的,或者反乌托邦的。
在这个世界里,电力才刚刚萌芽,甚至尚未萌芽。但,就如哆啦A梦的“如果电话亭”一样,世界在这里分岔,并进入了一个不同的轨道——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成果被无限制地发展并扩大了下去,从而我们会发现蒸汽朋克的世界里,一切高科技都是蒸汽推动的,且那些高科技可以做到甚至超越性地完成我们现在的科技所做到的一切。
对,蒸汽朋克的一大特点,便是无限地利用旧有科技(蒸汽),来实现现在、未来、甚至不可能的科技。
比如说,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就可以看作是这么一部作品。相关的还有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
当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总结,科技朋克的主要特点,就是将某一科技元素做无限的推广,成为整个世界的基石,并因此为基础构建一套自成一体的架空世界。
赛博朋克与生化朋克也是如此。
但,蒸汽朋克和这两类不同,则不仅仅在于所使用的科技的不同,还有更多。
比如说,蒸汽朋克中世界可以是超自然与科技并存的——比如荒川弘的《钢之炼金术师》,新怪谭风作家柴纳·米耶维的巴斯-莱格三部曲(《帕迪杜街车站》(Perdido Street Station)、《地疤》(The Scar)和《钢铁议会》(Iron Council))。
在蒸汽朋克的世界里,科技可以变现的像是一种魔法,而魔法也同时可以是一种高科技——比如在弗雷兹的《金枝》中,魔法是有一套系统的魔法理论的。这点在《钢之炼金术师》中也有所体现。而我个人本打算写成一个系列的那篇文章《科学迷信》中也创造过所谓的“理论魔法学”与“形式魔法学”。
从这点来看,在对待科技和魔法的态度上,蒸汽朋克是用一种粗旷的形式展现了克拉克第三定律——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看上去都与魔法无异。
当然,事实上,科技朋克的特征便是将一项科技拓展到极致,从而遇上克拉克定律也是情理之中的。
在这点上,蒸汽朋克世界中的魔法与科技应该是可以被看作一体两面的,它们更多是象征意义上的差异。
尤其,当我们考虑到蒸汽朋克的时代背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所蓬勃发生的维多利亚时代,那个黄金时代——这个时代留给我们的除了工业革命,中世纪罗曼斯与维多利亚风情画,凡尔纳与威尔斯,还有与之伴随的哥特小说与福尔摩斯。当然既然有维多利亚之光,也会有维多利亚之影——莫里亚蒂教授,而这又不得不让人想到一部蒸汽朋克作品,维多利亚时代的复仇者联盟——艾伦·摩尔的《奇异绅士联盟》。
这是一个科学开始展现其威力的时代,人们开始痴迷于科技所带来的巨大力量与改变——而这种力量在无限放大后,其实便成为了魔法。
许多我们原本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比如飞翔,在科技的推动下成为了可能。而,这种将不可能化为可能,其本身就是魔法的一种大众形象。
这种精神本质上的一贯性在赛博朋克中也有所体现——既然是数位化的虚拟电子世界,那么魔法本身就与科学一样,成为了一种世界的既定规则。因此,我们可以说蒸汽朋克所代表的是“将不可能化为可能”,而赛博朋克所象征的却是“规则,以及规则的规则”——这在“朋克”这种对规则的突破的精神内核下就会构成各种戏剧化的同时也是本质上的冲突,想想《黑客帝国》吧。相比较来说,生化朋克中的魔法元素则显得与科技本身不搭调。
蒸汽朋克的另一个大特点,可以说是大机器崇拜。
或者,我们更可以说是“大型静默物崇拜”与“大型人造物崇拜”。
与现代科技截然相反的,蒸汽朋克中的科技一点都不内敛,而是外显的,奔放的,粗旷的。
比如这张肖像:
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手臂是机械味十足的义肢,而且与现代的义肢不同的是,画家故意将机械组件全部外显出来,仿佛生怕别人不知道我的手是钢之躯体一般。
蒸汽朋克中的科技几乎都是如此:硕大,精密,充满了蒸汽管道与机械齿轮。就如一只温顺的钢铁巨兽,被人驯服驾驭。
不但如此,所有的科技造物几乎都很大,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
这与现代科技的整个格调是恰好相反的——现代科技的成品,都追求小型化、轻便化,且尽量与人类社会或者自然环境相融。
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现代很多科幻作品中的反科技情结——蒸汽朋克中的科技之所以如此张扬着粗野,除了蒸汽机本身小不了这个事实因素外,另一点很重要的应该就是科技本身的强大给人一种不安的惊惧。
科技不单单在这里看上去如同一只钢铁巨兽,事实上,科技本身就是一头巨兽,只不过在蒸汽朋克中化身了汽与钢的外形。
和核能时代的主角命运不同的是,以火车为代表的蒸汽时代的科技并不具有核能撒旦一般的负面形象,不曾具有核弹那么光辉的屠人记录。所以蒸汽朋克作品中的科技巨兽大多数时候都不曾表现出其黑暗的峥容——而核能的强大则只带来了反核运动,而不是核能朋克——斯塔克的方舟反应炉算是核能朋克么?不过斯坦的钢铁战甲倒是很有蒸汽风。
相比来说,个人倒是认为赛博朋克反而没有蒸汽朋克那么多的层次。
尤其,当赛博技术本身就可以担当“世界的创造者”时,原本由科技构建起的规则性便被科技自身所颠覆。
所以我认为好的赛博朋克是关注规则的规则如何构建与打破的,而不是将规则放宽后如何天马行空的。
当然了,从最宽泛的意义来说,科幻本身就是关注规则的构建与遵守的,所以上述对所有形式的科技朋克原则上都是一致的。
和蒸汽朋克差不多时代的,还有充满黑暗色彩的哥特小说。它们一个站在维多利亚时代朝前展望科技的无限远景,另一个则向后回望中世纪的当代复现。
由于这种差异,我们不难发现,蒸汽朋克虽然并不总是光明无限的,但和黑暗阴冷的哥特小说在调性上却是正好相反。
哥特小说是颓废的,神秘的,充满诅咒与迷信的,有着必然悲剧的宿命的,而蒸汽朋克虽然并不与这些必然绝缘,但大部分情况下都调性相反。
这可以看作是同一个时代催生出的两种不同的自视角度——一个展望这个时代的可能性,而另一个警惕这个时代的黑暗面。
附带一提: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雪莱的《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其实就是一部巅峰的哥特小说。
从而就在想,和赛博朋克同时代的哥特小说,是什么样的呢?
那种网络背景下的黑色与神秘,迷信与宿命,这样的作品,会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你觉得这篇东西写得还行,愿意打赏我一口咖啡,请戳打赏页~~
本文遵守创作共享CC BY-NC-SA 3.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