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6日 周六 曲靖 晴
今天是腊月二十五日,春节是越来越近了,今天村里还有任务,选举村监事会,驻村队在与不在都一样,我就返回曲靖,留下小陈去观摩学习一下。
周四,蚂蟥塘村刘支书请吃杀猪饭,小范围的,我答应了,为此在村上多呆了一天,此顿饭说了三年,再不兑现也许永远也兑现不了。刘支书有心,我等自然是不得辜负。
刘支书家是刘家山村刘家山小组的,距村委会所在地老窝子有三四公里,要从锅厂槽子经过,土路,前年才打通,经过雨季冲刷,许多地方又是坑坑凹凹,底盘低的轿车通行还是有点困难,若绕道雾姑梁子,那就是十三四公里。一山之隔,就是通常说的山那边,看着近,实则远。
我没有车,出行并不方便,到镇上、到远一点的小组,只能厚脸蹭车了。知道我没车,蚂蟥塘蔡兄弟说来接我,我说,不消了,我走走。
下午4时,村委会又只剩下我一人,我关了大门,沿着村委会到石坎子硬化路缓步前行。此时刻并不是步行好时机,天气晴朗,太阳西晒,又刮着风,冬季穿衣较多,走了一会儿身上已是汗津的,极为难受。此季田野荒凉,除了偶尔几块种了小麦、播了绿肥而略显绿意外,枯枝败叶是田野主色调,地还未翻犁,农户把羊赶在地中放牧,地主人不仅不会反对反而比较喜欢迎。
拿出手机,本意是照几张风景照,但光线太强,阴暗分明,实在不好选择。遇上下地老乡,聊上几句,不知不觉已到河底转弯处,经开区帮扶援建的养牛基地正在施工,焊花飞扬,已初见端倪,但愿养殖顺利。沿河上行,全是土路,一脚踏下,黄灰四起,走不到几米,裤脚、鞋子全部是灰尘,风一吹过,眼都睁不开,此时才有点后悔,还是坐车好啊!
此河叫锅厂河,夏季水量很大,此季只有涓涓细流,刘家山、锅厂、石坎子饮水全靠此河。沿河所见,村民取水管道随处可见,抽到水窑,随时取用,无须再爬坡上坎挑水,这也是脱贫攻坚饮水安全保障的一个方面。各家各户都从河中取水,没有统筹,冬截一点,西截一点,河水自然越发小了,过了春节,河水也许就会断流,若夏季降雨过迟,还可能引发季节性缺水。因长年雨水冲刷,治河两岸岩壁陡峭,沟壑纵深,对于驻村者来说,这也许是风景,但对长期居住于此村民来说,这就是麻烦。其实,从石坎子沿河经锅厂、刘家山小组到雾姑路更近,修路更方便,但锅厂河属于雾姑梁子北半边山脉汇水地,夏季山洪肆虐,往往会把沿河道路冲毁,路时断时通,很是不便。
2018年初,我来驻村时,河水还很大,但路被冲毁已经好几年了,后来我用帮扶资金把路修通,但也许是打通得晚了,镇上竟末纳入通组道路硬化,这也是遗憾万分之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村委会就在此处,即锅厂小组办公,至今老屋犹在,之前七十年代还叫过前塘大队,正因交通不便,村委会才搬迁到老窝子小组的现址。曾经也有领导提议,借小城镇建设之机,把村委会搬到雾姑安置点,但因不方便群众、雾姑冷凉而作罢。
静静地走着,不时有灰尘风沙吹在脸上,我拿出手机,不时照上几张,权当纪念。一人独行,让你冷静让你深思,带着情怀驻村刘家山,顷情付出还是有收获,绝对贫困的帽子是摘掉了,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发展后劲还是稍显不足,一些想法未能实现也觉遗憾。比如“订单”养土猪闹得轰轰烈烈,但因种种原因而叫停;比如今天走的路虽修通但未硬化;比如六个支部活动室房已建好还缺设施,支部规范化建设还未实施…想着想着,还是觉得自已努力了还是不够啊!
事是一件一件做成的,既然努力不够,既然因驻村与刘家山村结缘,有机会就再帮他们一把吧!
下午四时五十分记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