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边的一些活又因为各种原因搁置下来了,懊恼焦虑之余,思其根源,左不过是拖延症又犯了。作为一名重度的拖延症患者,饱受拖延之苦,每次好了伤疤忘了疼,而后又重蹈覆辙。
今天看了一篇罗辑思维讲述关于拖延症的文章,从原因入手,分析了几条关于解决拖延的方法,虽说践行起来依旧困难,但不失为结合实战操作的精华总结,对于其中几条我也颇感认同。
1、 毫无头绪时,从基础性的行动开始着手。面对创造性任务,或是着手提升技能的大计划时,我们往往会因缺乏灵感,缺少方向而将任务搁置一旁,写论文、制作标书、自学新技能时最常遭遇此类拖延情形。
这些复杂性任务的实践受制于个人能力、经验,当遇到前进瓶颈而又求助无门时,为了不让目标搁浅,最好的方法便是分解目标任务,从机械性的任务着手,从基础性的操作中寻找下一步的灵感。
写论文、标书一时思维滞塞是常有的事,是转换思维,刷会儿微博,上会儿淘宝,还是搜索资料,借鉴经验,打开思路?
想必理性的人都会选择后者,但在毫无头绪时如何搜索,如何借鉴呢?不妨从最基础的刷文章开始,大量地看,不断地想,总会有零星的灵感冒出来来打开局面。
提升写作能力是项浩大工程,需要靠长期的积淀与恒久的练习。一开始也许找不到方向,那是等摸索清前路后再行动,还是摸着石子过河?想必也是后者。从符合自身知识储备的书籍看起,从类似高中话题作文的写作开始,一步一步找到对写作的感觉,也许到达目标每个人会有时间长短,但行动着总比拖延着遥遥无期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