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四班 朱宇轩
八月,深秋,战火纷飞。
杜甫率家人来到浣花溪畔,修葺好草堂,躲避战乱。怎知已是深秋,秋风萧瑟,发出似野兽一般的怒吼,无情的卷走茅屋上的茅草。刹那间,飞沙走石,尘埃四起,模糊了他的双眼。一阵大风袭来,将它吹倒在地,撞破了双脚,渐渐泛红。茅草翻飞,在空中飘散而下,高者挂在树枝上,低者被吹至池塘中,再也寻不得。
此时的杜甫已是心力憔悴,在战火中逃亡,让他这不惑之年的诗人变得似耄耋之年般老态龙钟,年老体弱。连那村子里的孩子,也公然做起偷窃的事情,一边嘲笑着,一边灵巧的拾起散落的茅草,笑着跑进了竹林。
“喂,那是我的茅草,别再捡了!”他不断的呼喊着,却并无成效,只喊得口干舌燥,无奈的望着孩童们远去的背影,独自叹息。“诶!”天空下,回荡着一声长叹。而后,一人拖着疲倦的身子,缓缓走到别处,用手杖挑出几缕茅草,无奈的回到家中。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天空便阴沉了下来,层层乌云似打翻的墨汁铺洒在空中,滚滚袭来。又下雨了,再一次提起被孩子登破了的被子,忍着冰冷,进入漫漫长夜。 雨似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沾湿了床头与衣服。秋风怒号,秋雨连绵,伴着内心不断的哀怨,他裹紧了布衣,倚在床头,这才进入梦乡。他梦见:长安城外已建起高大的房子,风吹雨打却魏然不动,屹立在那里。那些原本出身贫苦的人民,此时都面带喜色,来来往往,互相招呼着。呵,多美好的梦啊!
黎明时分,杜甫慢慢挪动那冰冷的身体,走出茅屋,看见屋外一片狼藉。不禁感叹起自己的不幸遭遇,想起和自己一样身受困苦中的黎明百姓,想到那些风流长安的士人,如今却似自己一样,蜷缩而眠。回忆起昨晚那场梦,不禁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是多么希望人民能够安居乐业,没有疾苦,哪怕是牺牲自己一人的利益也足矣。
仰天长笑,书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它书的是人民的疾苦,它蕴含的是对百姓的担忧。
风雨里,杜甫从诗中看到,长安城乃至全唐朝的盛景;而今日,与杜甫相约,遥寄杜甫,纪念那远去的诗圣……
八六班 包瑜莹
纸绢透着雨季特有的软与潮湿。屋外,风又萧萧,雨又飘飘。风裹挟着细雨呼啸而来,气势凌厉。疾风知劲草,但茅草体轻身弱,任听风雨左右。那屋间茅草肆意地摇摆着,摇摆间,一道一道裂缝露出一点天色,但在天色之下,是风随心所欲的猖狂。风像一把把透明利剑,一刀,一刀,钻进发梢,划过后背,刺在他还有些温度的脖子里。人若至此,寒之于衣,不待轻暖,他心里盼望着有一件棉衣能保暖驱寒。
迎着风的茅草刹那间随风而起,无情地飞过浣花溪,决绝地向江的对面飞去。他看着,却无可奈何,只能拔起一双酸软无力的腿,迈起大步去追。他站在江边,已无进路,抬头仰望,空中茅草乱作一团。可怜那茅草,像无头苍蝇般在天空里撞来碰去,乱七八糟撕扯在一起,有些又被高高的树枝截了去,卡在枝间不得动弹。风骄扬跋扈地直向水面冲去,茅草稀里糊涂地被带进水里,一圈一圈在水面散漫地游。水面上,映出一张凄苦的脸。
八四班 季伽宁
秋风怒号,雨脚如麻,茅草翻飞……子美啊,你还记得安史之乱时那个难堪的不眠之夜吗?
风,是无情的。它不顾你的困境,残忍的卷走你唯一的依靠,茅屋上的茅草,望着林梢上,池塘中的茅草,你也无能为力。
可,祸不单行。
本想着风停后可以将这破茅屋再修补一下,但那些苦孩子他们也承受着来自生活的巨大窘迫,纵然你呼喊得唇焦口燥,群童也是充耳不闻,狠心的将茅草带走。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但那又能怎么办呢?你已贫病交加,又怎能比的上那些孩子呢?在呼啸的狂风中,你只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破破烂烂的茅屋中,无力地倚靠在那根陈旧的手杖上,皱着眉头,独自叹息一声:“老了……不中用了。”其实,你哪真的是年迈,只不过是对这动荡的社会寒心罢了。
雨,来的突然。墨云翻滚,天已昏黑,雨连绵不断,冰冷的像铁一样的布衾被孩子们蹬破了,潮湿的床头没有一处是干的,而你自身想必也已湿透了吧。安史之乱,你本就少眠,这长夜漫漫,难以想象你又是怎么熬过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