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圣诞与文化自信:在时代变迁中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每到圣诞节,关于“抵制圣诞”与“文化自信”的争论便如潮水般涌起。从多年前“抵制圣诞节”的亢奋声音,到如今依然存在的争议,这一话题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时代价值。
当我们回顾历史,曾几何时,“抵制圣诞节”似乎成为一种集体行动,那些致力于此的勇士们振振有词,以“抵制外来文化入侵”“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遏制不良宗教文化”“坚持文化自信”等理由,试图将圣诞节拒之门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圣诞节在引入中国后,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本土化、中国化,成为一场商业盛宴。
如今的圣诞节,餐饮、礼品、住宿等领域都充斥着节日的氛围,人们追求的更多是节日消费带来的欢乐,而非其原本的西方宗教文化意涵。就像文中所提到的,每年圣诞节照旧,抵制的声音再大,也无法阻挡人们参与这场消费狂欢。这一现象不禁让我们反思,所谓的“抵制”是否真的有必要?
从个人角度来看,过不过圣诞节本应是个人的自由和兴趣。在法治社会,只要不违法,个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日庆祝方式。正如文中所说,在自己家里装饰圣诞节日氛围,或与小情侣拿着圣诞礼物漫步街头,这都是个人的生活点滴,不应被他人干涉。然而,在“抵制圣诞节”的浪潮中,却常常出现一些极端行为,如物业公司要求租户“抵制圣诞节”,甚至采取一些强制手段,这显然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从团体角度而言,“抵制圣诞节”作为一种号召和倡导,本身就值得商榷。我们不能以集体的名义去干涉他人的自由和选择,更不能通过暴力或强制手段来实现所谓的“抵制”。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文化选择和生活方式,让不同的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共同发展。
其实,我们也不能忽视圣诞节源于西方宗教文化这一事实。在经历了 1840 年以来的历次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后,“历史屈辱”的标签似乎被加载到了“圣诞节”这个特殊的载体之上。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得“抵制圣诞节”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必然性。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陷入极端的“抵制”情绪中。改革开放 40 多年、加入 WTO 20 多年来,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对各种“洋”文化已经见惯不怪。“厉害了我的国”等豪迈口号彰显着我们的文化自信,不应被小小的圣诞节所动摇。
以春节为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情感认同。在春节期间,我们可以看到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等一系列传统习俗,这些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然而,我们并没有因为春节的重要性而排斥其他文化的元素,相反,我们在春节期间也会欣赏到各种文艺表演、文化展览等,这些都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体现。
同样,对于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我们也可以以开放的心态去对待,从中汲取有益的元素,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增添色彩。比如,圣诞节的圣诞树、圣诞袜、圣诞老人等元素,我们可以将其融入到我们的节日装饰中,营造出更加欢乐、温馨的节日氛围。又比如,圣诞节的感恩、分享、关爱等精神,我们可以将其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关爱他人。
仔细想想,若将与外国相关的东西都贴上“崇洋媚外”的标签,那进口货还买不买?进口贸易还要不要继续?文化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呢?仅从节日看,劳动节、妇女节全称是“国际劳动节”“国际劳动妇女节”,发源地在国外,还是最需“抵制”的欧美呢?那要连劳动节、妇女节一起抵制吗?要抵制各种进口货吗?要抵制西方的文化、艺术、科技、思想等吗?
在 21 世纪已过近四分之一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看待“抵制圣诞”与“文化自信”的问题。大清灭亡已一百多年,我们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的历史阴影中,而应积极融入世界,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
我们要明白,文化自信不是盲目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实现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总之,“抵制圣诞”与“文化自信”并非对立的两端,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应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让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美好与可能。
末了,推荐著名诗人海桑的一首短诗:
上帝爱人
海桑
上帝爱人
总以最合适的方式
给予或者夺取
温柔或者严厉
有时我不知道
有时我不理解
他爱好人,也爱坏人
他没有指望地爱得一败涂地
那人还在母亲怀里
今天他诞生了
那人还在十字架上
今天他流血死去
2025-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