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搬家如丧命。这正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买书时雄心勃勃满腹计划,看书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搬家时一本也不舍得丢,总觉得有一天会去看。
大部分的人是有阅读的需求和意愿的,但为什么总是坚持不下去,任由书架上落满灰尘,却难得拿起来一读。这大概要归因于多数人面临的读书困惑:读书记不住,即使记住却又用不上。于是,总觉得读书没有那么急迫,等哪一天有时间再看,就这样无限期拖延下去了。
如果你也有这些难题与困惑,想要在读书过程中有所收获,牢记每本书的精华,那么《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也许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畅销书作家奥野宣之,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大受欢迎,他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的方式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奥野宣之的笔记读书法涉及选书、买书、读书、笔记及检索的整套流程,帮助我们提取书中的精华,享受实实在在的读书成果。
这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内容就是如何做读书笔记,因此阅读的关注点就在书中的第三章“用笔记把读过的书变为精神财富”。
按照作者奥野宣之的观点,要想做好读书笔记需遵循这么三个步骤:
一、筛选书中最重要的内容
首先是通读一遍,把觉得有价值的一页折角。接下来把折角的几页重读一遍,如果仍然感觉很好就把同一页的另一个角也折起来。第三次阅读是重读一遍上下都折角的页码,遇到觉得值得一读的地方用笔做记号,再次阅读后最后还是无法舍弃的就是读书笔记要摘抄的内容。
怎么甄别筛选有价值的内容呢?奥野宣之提出要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让自己感动的语句,有感动才能有共鸣,引发进一步的想法、思考、感悟。这样的语句是与读者自身紧密相关的,对读者来说是有价值有收获的。
选出书中的核心内容,就相当于从众多文字中将80%的精华内容提取出来,把厚书读薄,剔除细枝末节,保留主干内容,这样就真正记住了一本书的核心精华。
二、摘抄和写评论并存
标有记号的部分阅读后筛选出的内容,就是最后要摘抄到笔记本上的内容。摘抄完的笔记本后面要留有空白,用以写上个人的评论。评论不一定要全面翔实,可以从一句话开始,也可以是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
这种摘抄和评论并存的方式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被称之为“葱鱿火锅式”读书笔记,也就是将“摘抄”比作鱼肉,将“评价”比作葱段,将两种同样重要的“材料”进行融合的一种读书笔记法。为了用于区分,摘抄部分用“○”表示,自己的感想则用“☆”表示。
摘抄是为了加深印象、加深理解,评论则不拘一格,既可以是感想,也可以联系实际工作或生活进行发挥,还可以引导个人思考一些有困惑的地方。书中的知识一旦与个人实际相结合,就不再是固化僵硬的文字,而真正派上了用场,找到了用武之地。
三、重读书评以加深思考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受限于个体经验、知识、思维的差异,每个人对于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感受和收获,可能不够全面,可能有失偏颇,也可能是有错误的理解。
重读书评就是重读他人对于这本书的评论,让自己以读者的身份参考“第三方的观点”,感受个人评论与其他人观点上的差异之处,通过多方面比较对读书笔记进行查漏补缺、修正完善。
重读书评能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看得更全面、更深入、更长远,从而最大化吸收书中的精华,为我所用,让书不再落寞地躺在角落里,让读书成为既有享受又带来高收益的事情。
除了如何写读书笔记,《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还详细讲述了如何选书、怎样购书、如何读书及检索方法等方面 ,对此有兴趣的或有这些方面疑问的人,不妨入手一本细细研读,也许能从中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