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太阳钟,回顾测量时间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节奏性。提出问题除了太阳钟,古代还有什么记录测量时间的方法!引出水钟,并介绍古代水钟。
提出问题:古代水钟如何计时?然后利用实验测量。在经历测量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的过程中,建构起“在一定的条件下,水的流动具有等时性”的概念,所以可以用水来测量时间。在这个基础上,推测、验证分别积聚10、20、3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让学生理解作为一个科学家猜测是有一定根据的,不是凭空想象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了与古人同样的问题,在这样的装置中,水流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的,从而让学生想办法,也是与古人同样的办法——让水位保持相同,解决了先快后慢这一问题,最终设计制作了其中一种水钟。也直接导向下一节课“制作水钟”。
科学教学主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经历了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学生进行科学实验之前,我让学生们先讨论怎么操作,要注意些什么?让他们先明白实验的目的和实验方法,操作起来就会有实效。讨论之后,让学生们自己分工,每个人都明确了任务:有的计时、有的操作、有的观察……这样,每个孩子都有事可做,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了。实验课上,教师的讲解很重要,应做到简洁明了。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让我认识到自己在科学教学方面相差甚远。作为一个科学老师的我,让我感觉到科学教学的压力、科学知
识的匮乏。尽管如此,我会尽我所能,采用各种方式不断地学习、请教,努力的上好科学课,认真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