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10月到2022年1月,在这三个月的时间,我听完了十本书。
当时,刚刚重新找到一份新的工作,每天上班加上加班时间,总共每一天要上10个小时。
从我上班的地方到工作的地方每天早上要挤上半个小时以上的公交车。
而我,我就利用上下班和吃午饭的时间,包括周末单休放假的时间来听书。
就这样,3个月下来,我听了15本书。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来了,听完15本书能不能都记住呢?
很显然,不能。
首先,挤公交车你是没有办法去做笔记的,特别是对于像我这种坐车还会晕车的人来说,看手机都成问题,更何况还要做笔记呢!
其次,在车上听书是没有办法去很好的做好笔记。听到有用的东西,你还要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这是比较浪费时间的。一般做的话就只能写一些关键词,或者你觉得还有更好的方式。
但是,对于当时的我已经想不到其它更好的做笔记的方法了。
那么,不做笔记,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去记住书中大概讲的内容呢?
我是利用以下的几点的:
1.记住主人公的名字。
2.记住文中当时的背景状况。
3.文中主要讲了什么。
4.主人公遇到了什么事。
5.他是如何解决遇到的事的。
这样,就能把书中的大概脉络了解了一遍,就能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也能了解到作者的大概思维是什么样的。
听书,它和我们平时的阅读是不一样的。听书,我们只能通过朗读者的声音来了解大概的内容。
而且,平时可能会因为忙碌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书,所以,才选择听书的方式。
听书,它是比较方便的一种学习的方法。当然,方便肯定也会存在一些缺陷。
缺陷就是不能更好的去做好笔记,眼睛也不能看到文字,然后不能更好的去思考问题。
那么阅读,它的好处在哪里呢!
首先,眼睛能够实实在在的接受文字,然后把文字输入到我们的大脑中进行思考。
其次,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大脑还能保持着思考,能在阅读时存在的疑问进行思考。
还有最重要一个,就是能在阅读的书中,当下就能把笔记做好。过后如果需要复习的时候,就可以从笔记着手。
那么对于很忙没有时间去阅读的人,听书更好的能大概的了解到文中的大概脉络。我是用以上听书的5点的。
那么,我用了之后的效果怎么样,总的来说还是可以的。
这样还能在大脑中形成“图片式的记忆力”。
当时,我听的15本书是《富爸爸穷爸爸》系列的书籍。那么,我用上面的5点来对书籍进行大概的梳理。
主人公是“罗伯特·清崎”。当时的状况是什么样的。当时美国的背景状况是大家好好上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没有解决掉自己的财务问题。
文中主要讲了“罗伯特·清崎”看到了“富爸爸”和“穷爸爸”两人的不同的现状,而做出了选择,就是成为“富人”。
当然了,成为“富人”的这条路上,他也遇到了困难。
由于没有打造好自己的“现金流”,然后去开尼龙钱包公司,最终走向了破产。
后面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就是把公司卖了给员工把工资给结了。
因为知道了“现金流”的重要性,后面他利用房地产的泡沫的经济,重新打造他的现金流。也为他后面重新开办公司做好了准备。
这就是我利用上面的5点在听书方面的所获,还能了解到作者的大概思维。
这就是我的所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