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6日 (正月初二) 晚11点
就在刚才,奶奶走了,享年93岁。
多想再握一次奶奶温暖的手,多想再陪奶奶在小区院子里走走,多想再拥抱一次奶奶,多想再跟奶奶说说话。多想再让奶奶看看孩子的视频,多想再给奶奶一本书看,每次奶奶都很认真的看完,并且称赞这本书真好……
奶奶的一生,省吃俭用,为儿为女。
看到衣架断了,奶奶想办法绑起来继续用。
簸箕中间破了个窟窿,奶奶把硬纸片垫到簸箕破了的地方继续用。
收集废旧纸盒子就加工成了相框。
吃面锅里最后留下的面汤,奶奶不舍的倒掉,蒸出灌肠给我们吃。
听说我爸他们小时候,那时候的茶饭没有现在的好,但是奶奶经常给我爸他们粗粮细做,馋的领居家小孩老想跑到奶奶家蹭饭,奶奶后来就干脆多做一份给那个小孩送过去。
……
我们经常说,奶奶很聪明,很能创新,如果搁现在,奶奶肯定会是个杰出人物。不管走到哪儿,不管是熟悉的不熟悉的街坊邻居都说奶奶看起来很有文化,确实,90的老太太居然还能读书看报,其实奶奶只断断续续上了两年小学,全凭后来自己不断读书看报,认识了不少字。
奶奶的童年是苦难的童年。生于1927年8月13日星期六(农历七月十六日),出生后送给她亲大爷大娘抚养,大爷大娘去世后我的老外爷把奶奶接回去,从此过着“灰姑娘”式的生活。奶奶从小自强自立,四五岁就学着做衣做饭做家务,奶奶姐妹一共5个,因为奶奶从小不在家里,跟姐姐们不是很亲,回去以后好的吃喝穿戴都没她的份,姐姐们都很时髦,奶奶也想穿好看的鞋,就自己做布鞋,在上面绣上好看的花;全家人的饭是奶奶做,往往做好饭给家人端上去,自己却吃不上;水果罐头只能看着别人吃,自己吃不上;但是奶奶仍然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日军侵华时期,奶奶说,当时她还是个小女孩,日本人占领了奶奶家的院子,不过倒是还没有烧杀抢掠,其中还有个日本兵,看到奶奶,估计是想起他的孩子了,有一天挥手叫奶奶过去,奶奶心里很害怕,但又不敢不过去,结果日本兵给了奶奶几颗糖吃。看来并不是所有日本兵都泯灭了人性。后来阎锡山来了,日军就撤退了。
1949年,奶奶结婚了,为了和爷爷共同养家糊口,奶奶到自留地劳动,到地里领菜,领粮,养猪养鸡,推米磨面,和泥挑水,往自留地送粪,当裁缝,当厨师,做买卖,帮爷爷开鞋店…… 1960年因我老爷爷去世,爷爷奶奶把我老奶奶接过来一起住,奶奶一家六口和老奶奶睡在一个土炕上,生活在一间房子里,奶奶特别孝顺老奶奶,老奶奶临终前几个月躺在炕上拉屎拉尿,奶奶每天都亲手给老奶奶清洗的干干净净。奶奶的勤恳、孝顺、任劳任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父辈们,父辈们也影响着我们,一辈辈传承下去……
奶奶从小很爱学习,但是当时的社会条件和家庭环境不允许奶奶好好上学,奶奶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发现奶奶旷课,后来了解清楚了,老师说,奶奶不是不好好上学,是因为要做很多家务,做完就误了上学了,仁慈的老师告诉奶奶,以后来到教室,悄悄坐下就行了,不用报告。就这样上到二年级,家里就不让奶奶再上学了。
尽管没上几年学,奶奶后来通过自己读书看报,成了我们敬佩的公认的很有文化、很有思想的奶奶,还鼓励我们好好学习。
奶奶一生劳碌,总是闲不下来,都90多岁了,还一直想着用她那双巧手为我们做些什么,姑姑说,奶奶就像永动机,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奶奶,一路走好,此生我们有幸遇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