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文章《小孩学才艺之辩》中,我用了“优秀的平庸者”这一概念,庄同学质疑这个说法,乍一想也觉得这个提法似乎不妥,既然优秀怎么又会平庸呢?今晚再一想,觉得这个提法还是站得住脚的——有些人是很优秀,但是面临人生抉择的时候却总是做出平庸的选择,所以他们终究是优秀的普通人。
老实说,我不觉得做个普通人有什么不好,“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做个出色的人通常意味着很大压力。但不断地追求卓越、超越自己,是人类的精神属性,否则人类不可能进化到目前这个阶段。
再回到“优秀的平庸者”这个话题。我觉得我的前半生就是个“优秀的平庸者”(这么分析自己还是需要一点勇气的,但只有冷静地自我分析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不是么?)。当然不是特别典型,因为这个“优秀”不是非常优秀,顶多在年轻人中算作中等偏上一点点。
中学时就不用说了,那时候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家都一门心思地为考大学而努力,觉得考上个好大学就是成功。我当然也是羊群中的一只,努力努力努力,一切只为考大学!
所幸考试发挥得不错,被武汉大学录取,也算是上了名校。在大学里整体而言我是个乖孩子,除了闲书读的多一点,我还算是用功的。(好吧,我得老老实实地承认,我不是非常非常用功的那种。这一点有点让我脸红,其实那时候我真算不上优秀,只是“过得去”而已。)闲书读的多,应该说对于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还是丰富一些。但是现在想来,读书经典读的不多,也没啥体系,没啥计划,全凭兴趣,所以知识体系并不健全。这里提提我对大学教育的看法,整体而言,现在的大学教育太讲究实用,各专业主要培养各行业的“工作人员”,至于思考力、领导力,等等,主要靠自己。当然大学是个很好的平台,关键看你自己如何运用,比方说图书馆有数以万计的藏书,人类智慧藏于其中,你要汲取尽可以汲取;校内有各种社团组织,各种职位随你争取,你要锻炼领导力尽可以锻炼。但对于如何有效地读书,是没有人告诉你的。这是学校教育的缺陷,家庭教育好的人在这方面就会胜人一筹。
大学四年很快结束,毕业找工作是个重要的人生抉择,跨入一个行业就如同一次重生,对一个人一生影响重大。我是如何抉择的呢?
回想起来,那时候我找工作,基本上对于未来社会发展大势和各个行业没有太直观的认识,即使有些粗浅的看法,那也是大家都了解的。比如说,公务员不错,教师不错,外企不错,其他公司不好说,等等。应该说正是这些“别人的看法”决定了必然做出平庸的选择。因为我没有问:我自己是谁?我真正爱什么?我适合做什么?(因为我自己不是那种“干一行爱一行”而且会很拼的那种人,我认识一些朋友,他们就是干啥都很拼,我好像只有自己非常喜欢的才会比较拼。所以,对有些非常能拼的朋友来说,我的这篇文章基本不用看了,因为你们到哪里都能像金子一样发光的。:) )
所以,后来我选择去高校教书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是个比较平庸的选择。当时深圳华侨城面试我也去了,他们比较看重我,犹豫阶段广外继续教育学院发来聘书,我就欣然接受了。脑袋里的定式思维就是认为大学老师多好啊。真的好吗?对大学老师的工作真的了解吗?其发展前途如何?科研是我真正喜欢的吗?华侨城是个怎样的公司?企业文化如何?处于什么行业?其前景如何?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真是挺懵懂的,但无知者无畏,决定做得倒是挺快的。
再到后来工作三年后读研究生,选择同声传译作为主攻方向,其实也是受别人影响,大家都觉得优秀的学生就该去学最难的同声传译,社会上说同传是“金领”啊,学校的筛选考试你不去干嘛?可是,大家说好的就真的好么?好好分析一下就知道,社会上真正只做同传的译员其实不多,大多数是兼职在做,如果毕业后进高校,又兼职做同传,其实意义不大。何况同传研究只是翻译研究的一个较小分枝,很难有大的理论贡献。
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结论就是,我就是那个“稍微有点优秀”的平庸者啊!
可以说“优秀的平庸者”通常是没有找到自我定位的人。他只是想优秀而已,他只是想获得一点优越感而已,那参照物是谁呢?没有人生坐标,当然最简单的是跟自己身边的人比。通常我们看一个人,会在他所在的集体里来看他,这其实是极具迷惑性的。真正优秀的人其实对“优秀”这个词应该保持一定的警惕。如果你被你所在的集体承认很优秀,你应该问问自己,这是我真正想要吗?还是我被“优秀”的感觉蛊惑,走上了歧途?优秀的感觉很美好,人人想得到大家的承认,但经常扪心自问是必要的——这种“优秀”是我想要的吗?我想成为什么人?这“优秀”是不是有助于我人生目标的实现?没有真正自我的人,社会会毫不留情地把你扔到众人堆里,模糊你的面孔,当然平庸就是注定的了。
要不平庸,你需要真正了解了自己,给自己一个定位。当你不再为外在的肯定和优秀的感觉牵着鼻子走,你的路才会走得更踏实、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