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的记忆就像是在泛黄的练习薄上褪去的蓝色钢笔字一样;深深浅浅地印在脑海的礁石上。一个故事埋下了一颗种子,十几年里,像蒲公英一般,终于,在一个夜晚,绽放了她们的美丽。她们就是“勃朗特三姐妹”。
印象之中是在初中的时候,一位老师说的一个故事。有个没落的牧师家庭,单亲父亲,独自抚养了四个孩子,一男三女。父亲把摆脱穷困地希望全都寄托在了男孩身上,也把教育精力集中给了男孩。
可是,男孩不争气,不但没有成为父亲的寄托,反而最后沦落为不误正业、酗酒的败家子。可怜的三姐妹不仅不被父亲重视,还忍受着被兄弟连累的厄运。
直到父亲死后,三姐妹为了生存,艰难地寻找各种方法。虽然受到的教育程度不高,但是三姐妹天生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能赚取些许稿费,她们每个人分别尝试写作,结果却是轰动文坛,一举成名。
最初这个故事,让我悲哀这位可怜的父亲,花一生心血地培养精力,却选错了对象。后来,让我怜悯这姐妹三,虽然她们成名了,但是成名后也没给她们带来多少幸福和快乐,一生饱受苦难地折磨,最后,狠心的疾病也早早地结束了她们的生命。三朵绽放的鲜花把芬芳留给了青史,自己却带着枯叶离开了世间。
时隔十几年后,模糊的形象只剩下有这么个故事和她们创作的叫不上名字的经典作品。
真实的故事因为创作的故事而闻名,而创作的故事或许比真是的故事更具有代表力,这也就是艺术的使命。
那一晚,《简爱》的出现,或许并不是一个偶然。就像《平凡的世界》一样,早就在我的书单里了,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全世界经典名著公认地有上百本,但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并不是所有经典,都能够让人产生共鸣,能体会到其中的内涵。一本好书,可遇而不可求。时常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简爱的一生,最吸引我的或许并不是她和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而是她从小的成长经历。收养她的亲戚对她怀有偏见,玩伴虐待她,在教条严刻的孤儿院,生活艰难,时常因为饥饿而暗自落泪……。这种莫名的带入感,让人可怜这位小姑娘的遭遇,同时也为她的坚强不屈和独立的精神世界而折服。
人生呀!有多少人比自己的条件更加艰难,更加孤单无助。但是,总有些生命是不屈不挠的,像顽强的小草一样,只要有一丁点阳光,就不管身边是参天密布的压迫者,还是野火般的燎原者,都会奋然成长。更重要的是,这些生命的精神世界是健康的,是今人敬佩的。
读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不禁联想到相隔一个世纪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两本著作虽然中西有别,年代有差,但是表达的内涵却不近相同,两位作者的人生境遇,也如此类似。非经历过苦难而又看透苦难,又怎能创作出,令人震撼的作品呢?
相比于姐姐的艺术造诣,妹妹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个人感觉要弱些。从作品本身来看,妹妹塑造的西斯可里夫,以复仇作为主题,超越了社会公德,依一种粗犷美,表达了不同于姐姐的性格倾向,评论家给的评论是“英国文坛上最奇特的一本书”。公然,一开始不被世人理解接受,但是时间的尘埃却彰显了这部作品魅力,不断地被翻拍成电影,为人乐道。
三妹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丝格雷》,这本书我没有看,可能也不打算看了。因为已经从大姐和二姐的眼中看到了,日不落大英帝国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矛盾和时代背景,大姐说,“三妹这本书是她心灵的镜子”。其实她们三的作品又何尝不是自己心灵镜子呢?由此,“文坛三姐妹”紧连在一起,成为时代的符号,标记在不朽的长河中。
年假期间,除了《呼啸山庄》也把《了不起的盖茨比》看完了,相比而言,我更加喜欢三姐妹的作品。或许,现代文学中“迷惘的一代”更加贴近现代社会,但是总体基调并不是积极向上的鼓励性作品。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更像是一种“毁灭”,不存在接受与被接受,只在乎自己的“发泄”,让人受不了。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语言的差距,会让一部优秀的作品,变得索然无味。可能《了不起的盖茨比》在语言表达方面,是非常出色的,但是被翻译成中文之后,就失去了这方面的特色,从而使得阅读起来找不到快感。就像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文言文或者诗词一样,翻译成白话文,就失去了味道。
可遇而不可求的作品,让选择的范围变得越来越狭窄,但是也只有不断地尝试,才能发现新的天地。新的一年,也将开拓新的视野,一步步前行,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