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察第九天

今天学到一个日记录的方法,KPT记录法

K(keep保持/做的好):

1.五点半早起跑步40分钟,自从知道了当下的事和当下的时间最重要后,不再纠结到底要做什么,而是选择去做,比如到底是跑步呢还是写记录呢?最终决定去跑步,清晨五点的街道人烟稀少,凉风飕飕,让我有点迷恋。

2.晚上完成道德经抄写和亲子阅读,只要你把这件当做最重要的事,你就会不遗余力去完成它,所以和爱人也讲了规矩,爱人拿起《论语》读,小宝随便看自己的书,大宝背英语单词,我想我要的就是这样的家庭氛围。所以境由心生,你是你创造的,你的环境是你创造的,一点都不假,一段时间培养一个习惯。慢慢好习惯就会代替旧习惯。

3.在生气时,立即觉察自己的情绪,你又来脾气了笑一笑吧。然后就一边输出一边微笑。没想到我还有这样的性格,让我很意外,可见人的可塑性极强。

4.大宝性格越来越好,和表妹聊天半小时,一直分享着学校发生的趣事,看似浪费时间,其实,从沟通中学会与人沟通,学会与人分享,内心是丰盈的。

5.晚上爱人的青岛啤酒拿回了家,我们小酌几杯,我想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给彼此提供情绪价值,让彼此感到温馨,家就是港湾,不是批评指责,而是在互相体谅中温暖度过。


P(problem问题/遇到的挑战):

1.还是不能够管理好自我情绪,昨天早晚各发火一次。

2.感觉一天无目的。

3.对于爱人的不作为行为还是不适应

4.不能满足我的期待时,就会很失落。


Try(尝试/改进方案):

1.早上发脾气,表面是因为小宝一起床就哭,导致我心头一紧,喉咙嘶哑,忍不住就指责丈夫:孩子如此哭闹,你为何不理不睬?难道他真的是我一人所生吗?一顿输出之后,孩子听到我把怒气转移在自己父亲身上,也停止了哭闹,从而去写作业。


1)我这件事处理方法怎么样?

处理不当,采用怒气转移,一顿输出。

2)为什么怒气转移,一顿输出就不好呢?

怒气转移是推卸责任,孩子这样的行为,你不管不顾,都是你的责任和我没有关系,推卸责任,是处理问题最简单的方式,孩子这样和我没有关系吗?我作为妈妈平时疏于管教,懒于督促,所以才导致开学作业写不完,孩子为了减少恐惧心理只能哭闹。

一顿输出,指责抱怨只是让我释放了不安的情绪,对这件事的解决毫无作用,只会让丈夫觉得我唠叨,更年期提前。

3)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无条件接纳孩子,接纳他作业没写完的恐慌,接纳他因恐慌产生哭闹的情绪,然后去共情他的情绪。可以说:宝贝,妈妈没有按你要求的时间叫你起床,你很生气,我能够理解,以后我一定你的要求叫你起床,现在已经这会了,我们能做点什么呢?你有需要妈妈帮忙的地方吗?我们一起去做好不好。

对于爱人的不理睬,找合适的时间再和他沟通。

2.目标不明确,换句话说,没有固定的第二事业,看书也没有系统性的阅读,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所以才感觉无目的。事实是我想的这样吗?

1)早上日复盘+晨跑+阅读

2)中午认真做午饭,接送孩子上下学

3)下午做家务,一小时的午觉,做晚饭

4)晚上抄写作业,亲子阅读

这样来看一天很充实啊!只是这个充实的日子开启才两三个月,而你习惯了和周围的人比较,所以就觉得自己缺少很多东西。

事实呢!我们每个人本是富足的一生,只是被一些欲望带偏了道路,所以才会觉得自己很匮乏。

我对生活觉得无目的的背后是什么?

是我对生活失去控制感,想要寻得更多的安全感,以为只有金钱才能带来这种感觉感,实则我是被世俗化了,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做自己喜欢的事,修自己的心,让自己离理想的自己越来越近,这就是对生活的可控感,所以困住我的是当下无意识的念头,而不是真实的我,真实的我就要珍惜每分每秒,做好眼前的事。

3.对于爱人的不作为,还是不情愿,不乐意,有闷气,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1)安全感需求未被满足,我希望他回家和我聊聊单位发生的事,而他直接呆在卧室不出门,这是他爱躺床的习惯,有可能引起了我小时候的回忆,妈妈对我不满意,她就会不理睬我,和我不说话,而现在爱人的不聊天,可没无形中触动了我这个内在受伤的小孩,所以才会没有安全感。我想说,现在的我长大了,他们都不和我说话我都是安全的,我有能力应对生活馈赠给我的一切。

2)有了分别心,没有爱的表现,认为我和丈夫平等,我们就应该一起做家务,而不是所有都甩给我,我把做家务看成麻烦的事,看成琐碎的事,看成两个人的事,当我一人做时,心中就有怒气,假若,我内心充满了爱,把做家务当做是为未来的健康投资,为自己爱干净的心灵投资,为我一次又一次体现自我价值投资,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吗?

所以,我爱干净的环境,我打扫卫生是为了让我感到舒心,并不是为了丈夫做。我做一次家务,来来去去走动就是再消耗我的卡路里,看到经过我手,家里变得明亮整洁,我也有成就感啊。

4.不能自我满足,很失落,那就劲量减少期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相信自己,可以的。


今日计划:

听完两个节课,写一卡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